▲钟韶彬秘书长(左一)就如何解决贫困生源缺乏问题提指导意见
清远市技师学院广州办事处主任唐小兰(右一)认真聆听
本网讯 自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清远市技师学院开创智力扶贫“国内就学国外就业”模式以来,来自阿联酋的喜讯便不曾间断。30日上午,副理事长单位、清远市技师学院负责国外就业安置工作的广州办事处主任唐小兰到访协会,向钟韶彬秘书长报告了驻外华商会竞相资助、聘用我省贫困技工的好消息,同时也报告了贫困生源缺乏,技工生供不应求的难题,提请协会协助解决。
唐小兰介绍,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学院与阿联酋广东商会联合输送技工生走出国门的智力扶贫模式已初步形成。前两批技工生适应了语言、气候、宗教习俗等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在阿联酋中企的销售、物流、会计、报关等岗位上任职,由于工作表现优异,获高度认可,国内其他省在阿华商会看着“眼馋”,争相效仿“双百”协议,资助我省贫困技工就学并解决其就业。然而,由于需求量过大,贫困生源相对缺乏,一时造成了学院贫困技工生源供不应求。
钟韶彬秘书长高度评价了智力扶贫“国内就学国外就业”模式取得的成绩,同时重点强调,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益和就业安全,要始终牢牢把好在国外就业单位选择关,建议以中资企业为主。
针对贫困生源缺乏问题,钟秘书长建议学院先尽快做好包括华商会技工需求量统计与贫困生学费资助说明、国外就业条件及待遇;已就业技工详细工作情况报告等信息报送协会,协会在全面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将向省扶贫办作专题汇报,提请面向3409个贫困村分期征集推荐贫困生,使最急需帮助的贫困生能优先享有培训就业机会,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据悉,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与阿联酋广东商会签订《“双百”工程协议》约定,学院作为目前商会唯一指定出国就业培训学校,到2013年,由商会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共同培养100名出国就业。目前已并成功输送两批30名技工出国就业,首批月收入已达4000-5000元,二批月收入3600元左右,一年后根据表现还会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