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要闻

创新扶贫宣传正能量,打造扶贫宣传新“名片”

                    ——《广东扶贫》出刊两期产生积极的社会反响

    本网讯(通讯员 李昌娟报道)
好事办好,也要说好;外塑形象,内聚力量。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创办《广东扶贫》杂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思维,改进手段,拓展渠道,以专业发声、正确发声、及时发声,积极创新扶贫宣传正能量,打造扶贫宣传新“名片”,在以扶贫开发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出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自2014年10月17日配合首届全国扶贫日创刊,到2015年第六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正式出刊,至今共出刊两期,以其内容质量高、社会反响好,赢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青睐,特别是扶贫战线和爱心群体的普遍赞赏。目前,杂志第三期配合第二个全国 “扶贫日”活动开展进入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  

    创新扶贫宣传正能量 
  
    《广东扶贫》杂志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要广泛开展舆论宣传,营造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朱小丹省长“希望《广东扶贫》肩负起‘兼济天下’的使命担当和‘体恤苍生’的媒体责任”、“努力打造我省扶贫宣传的新‘名片’”的具体要求认真办刊,“为扶贫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鼓与呼,凝聚正能量,奏出最强音”。  

    扶贫是社会的一种善行,但是很难成为人们一生的修行。偶尔的出手相帮和雪中送炭都不难,难的是把社会扶贫当成常态化的工作坚持下去。社会整体的善行需要广泛的肯定和支持才能更长久地坚持下去。为了让扶贫这种社会善行坚持下去,将更多的社会力量动员到扶贫事业中来,按照中央和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大扶贫宣传力度”的总体部署,《广东扶贫》杂志努力做好广东省扶贫事业的宣传工作,把广东扶贫的成功经验更好地推广出去,充分发挥了广东省扶贫宣传“名片”的正能量。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对我省创办《广东扶贫》杂志表示高度赞赏,并通过国务院扶贫办表示祝贺。胡春华书记非常关心《广东扶贫》的创办,并亲自确定了《广东扶贫》字体。省委省政府和国务院扶贫办高度重视《广东扶贫》工作,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专就《广东扶贫》创办做出批示,肯定“这是广东扶贫的又一件实事”;在创刊号上,朱小丹省长发表了卷首语《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加油鼓劲》,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和省委马兴瑞副书记分别发表了署名文章:《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与扶贫开发》、《将新一轮扶贫“双到”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大舞台》,为《广东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持。  

    打造扶贫宣传新“名片”  

    已出刊的两期《广东扶贫》杂志连续策划推出了《广东穷富“变”证法》、《社会扶贫的“广东创造”》等重大选题报道,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前一个选题,通过广东动静相宜、以小博大、化整为零、内外兼修、“辩”证施治中的“变”证发展,提炼出新时期广东扶贫开发的“中国力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致好评。第二个选题全面系统反映了广东社会扶贫生动实践,通过节点之创、平台之创、主体之创三方面提炼了广东社会扶贫既做“加法”更做“乘法”的创新成果,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南方日报全文同期刊出。  
                           
    杂志还深度发掘了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财政厅、农业厅等一批扶贫“双到”典型,如省委办公厅《“智慧扶贫”扶出秀田三变(面貌之变、产业之变、风气之变)》、省编办《打造“四好”村庄》、财政厅的《“财”来路路通》、农业厅的《“产业扶贫”的石岗样本》等,为圆满完成扶贫“双到”任务起到了典型示范、先进引领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一致的肯定。  
                         
    同时,已出版的杂志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一批坚守在扶贫一线上默默奉献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心声。《驻村工作的“苦辣酸甜”》、《我与“扶贫”》、《扶贫“老兵”再上“战场”》、《李玉泉:再苦再累也值得》等文章,在向社会传递扶贫事业正能量的同时,也让更多人了解扶贫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而那些为扶贫事业默默奉献、砥砺前行的人们更显得伟大和无私。  

    据悉,目前已发行的两期《广东扶贫》的出版时间均选择在“国家扶贫日”和“广东扶贫济困日”等关键节点上,有力配合了全国“扶贫日”活动和“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开展。《广东扶贫》第三期将在2015年10月17日推出,也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即将到来的全国第二个“扶贫日”系列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