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韶彬参事回答《南方农村报》记者提问

《南方农村报》记者认真听取钟韶彬参事对扶贫工作情况的介绍

《南方农村报》头版头条刊发专访文章
本网讯(通讯员 丁肖嫦报道) “广东省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即将进入考核验收阶段,在机制上有哪些创新,成效上有哪些突破;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如何谋划;随着世界银行上调国际扶贫标准,广东省会不会参考世行新标准界定扶贫对象……”
10月15日上午,南方报业集团旗下《南方农村报》记者樊静东、欧阳志强到访我会,专题采访省政府特聘参事、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钟韶彬。钟韶彬参事就我省社会扶贫开发工作现状、两轮扶贫“双到”工作成效及新一轮工作思考,广东扶贫开发工作的示范价值及对全国扶贫的贡献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钟韶彬参事指出,通过开展两轮扶贫双到工作,广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成绩喜人。一是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通过积极帮助贫困村、户建立产业,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生态旅游业,帮助贫困群众建立稳定的脱贫增收渠道。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9000元,贫困村普通群众收入达到9000多元,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7042元。二是农村治理上取得突破。全省2571个相对贫困村,全部派驻了扶贫工作队,7986名驻村干部担当扶贫开发“尖兵”,所有贫困户落实责任人。经过帮扶的2571个贫困村管理制度规范,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夯实了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三是社会扶贫向纵深推进。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抓结对,促共建;抓产业,促对接;抓协调,促互动”的“三抓三促”扶贫模式,以及“增强扶贫主体动员、扶贫资源组织、扶贫服务提供、扶贫品牌打造等四种能力,创新社会扶贫机制”等成果获得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行。
钟韶彬参事强调,广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十二个字:领导重视、积极创新、真抓实干。钟韶彬秘书长还就媒体对扶贫工作的关注和对我会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