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乡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创新基金模式 打造广东乡村振兴新高地

广东省委、省政府首创新型财政金融支持方式,整合省级财政资金于2017年设立国内首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基金采取“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专业基金”的资源整合型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优势,带动多元资本189.25亿元投向广东“三农”领域。目前,已累计形成管理规模逾300亿元,组建子基金29只,投资落地项目63个,投资覆盖广东18个地市,涵盖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链以及三产融合、绿色农业、新业态,有效赋能广东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金带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广东“三农”重要领域

基金以参股组建子基金为主、直接股权投资为辅,引导带动多元资本投向广东农业产业的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成为广东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部署、专项任务、重要工作的承担者和参与者。

服务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联合农银投资组建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认缴规模20亿元的“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构建“基金+金融资本+龙头企业资本+重点项目”的商业模式,打造政府招商平台、产业培育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及城乡融合基础平台引入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项目落户广东,助力各地市“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联合汕尾组建首期规模10.02亿元的全省首只专门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广东汕尾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顺德组建首期规模10亿元的广顺县域经济基金,助力顺德进一步做强园区经济。

支持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与湛江共同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全省首支海洋牧场产业基金,以“基金+链主企业”带动广东海洋牧场产业链转型升级。

助力广东预制菜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落实省政府“预制菜十条”,成立广东省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体系,目前基金规模达45.02亿元。累计投资预制菜企业10个,投资金额7.7亿元,持续放大预制菜产业“链式”发展价值效能。

贯彻落实“粤强种芯”工程部署。发起设立20.01亿元规模的广东省种业振兴基金并投资中芯种业项目6.6亿元,累计投资种业相关项目9个,投资金额16.56亿元,以“种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路径支持种业振兴。

贯彻落实“生猪稳产保供”部署。投资36亿元支持广东河源、梅州等8个地市19家生猪产业链企业,预计贡献产能超过1,000万头。

打造岭南特色农业产业。支持湛江国联水产“龙霸”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发展,提高“粤字号”农产品市场影响力。

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投资支持温氏股份等产业园建设企业共10家,合计投资支持规模近25亿元,为形成国家-省-市-区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提供金融支撑。

二、资本聚力,联合多元化优秀主体共同助推广东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基金秉持“引增量、促存量”的策略,与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合力服务广东“三农”,累计签约组建子基金29只、子基金群认缴规模293亿元。

与产业资本搭建产业子基金,助力产业方迅速做强做大。已设立产业子基金18只、规模合计149亿元,与路易达孚、味千拉面等跨国企业,温氏股份、唐人神等省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产业资本+省农业基金+专业基金管理人”基金运营模式。

与地市政府平台设立地市农业产业发展子基金,助力地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已设立地市子基金7只、规模合计53亿元,联动韶关、茂名等农业大市共同设立子基金,盘活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和地缘资源,落地省市联动合作工程。

与专业基金管理人设立市场化运营子基金,聚焦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已设立市场化运营子基金3只、规模合计42亿元,发挥市场化团队专业运作优势,有效统筹更多社会投资力量助力农业基金投融资。

与金融资本设立金融类子基金,探索为广东“三农”产业导入更多金融“活水”新模式。已设立金融子基金1只,规模50亿元。即与农业银行旗下农银理财合作组建50亿元规模的金融类子基金,实现带动比1:3,是全国首只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并落实具体项目投放的省级乡村振兴基金。

三、整合资源,促进金融资源与“三农”产业发展融合

发挥基金资源整合优势,构建“三农”投资生态圈。

一是推动组建全国首个省级金融支农平台—广东省金融支农促进会,以投贷联动支持农业企业发展,联动金融机构为所投企业新增贷款规模近40亿元,助力所投企业平均融资成本降低10%以上。

二是牵头组建全国首个省级乡村产业投资联盟—广东省乡村产业投资联盟,自成立以来该联盟涉农产业投资项目113个,投资总额超44亿元的“成绩单”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有力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