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新快报刊登了《“汕头牛肉丸新标”——牛肉含量需超90% 网友:“规定是规定,实际操作呢?”》专版报道。其中,广东省乡村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政协委员付伟围绕地方食品标准话题建言献策。现转载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小小牛肉丸都有标准了!在社交网络平台,有网友及商家提出,汕头牛肉丸只是一种小吃,为它单独制定一个地方食品标准是否多此一举?
对此,广州市政协委员付伟认为:“近几年,广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当中推动农产品食品标准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汕头牛肉丸拥有专属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且不断修订,是非常有必要的,并非多此一举。”他指出,一些基层特色农副产品虽然闻名遐迩,但加工形式比较简单,制作过程参照的食品标准仅以符合卫生标准为底线,这是不够的。一二三产业融合之后,对特色农产品有了更高要求,尤其强调农产品食品全链条标准化。标准化犹如可查的“尺度”,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价值。“对汕头牛肉丸而言,想要走得更高更远,就必须走标准化带动品牌化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