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香果,串起一条产业链。2018年,“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从广西引进,成功落户广宁木格镇。3年时间,黄金百香果种植规模从几十亩发展至1100多亩,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旅游”的产业链,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带”。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发展,从单一销售到产业链延伸,广宁木格镇百香果产业的崛起,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探索出一条山区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盛夏时节,在广宁木格镇的群山之间,千亩百香果正迎来上市,饱满的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一派丰收的景象扑面而来。
走进木格镇木格社区百香果种植基地,藤蔓搭建的棚架下,一个个百香果挂满枝头,个大饱满,十分诱人。“今年雨水适中,光照充足,果子品质特别好,单果重普遍能达到0.3斤左右。”种植大户梁华捧着刚摘下的百香果,脸上满是喜悦,“今年的市场价也可以,第一茬鲜果销售市场价15元/斤,收益十分可观。”
梁华告诉记者,今年已是种植黄金百香果的第5年,首年试种5亩,尝到甜头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发展至40多亩。“木格镇地处广宁西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富含硒元素,种出来的百香果品质比原种产地还要好,清香浓郁,汁水丰富,在珠三角市场十分抢手。”梁华告诉记者,在镇政府的指导下,种植户们坚持生态种植理念,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全程不使用化肥农药,使用有机肥,种出了优质的果品。
梁华随手掰开一个果实,橙黄色的果肉中籽粒饱满,果汁瞬间涌出,“你尝尝,这甜度比普通品种高2—3个百分点。”梁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亩产预计能达到2000斤,按批发价每斤12元计算,每亩产值超过2.4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册田村的另一个百香果基地,一路进山,不时能看到山坑边种植有百香果。“今年大丰收,你看这果实多大。”册田村百香果基地负责人罗有成告诉记者,今年是种植的第三年,百香果当年种当年收,一年最少可采收4批果,采收时间从7月持续到12月,市场供不应求。
目前,木格镇全镇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19个种植基地,参与户数达100多户,预计产量1100吨,产值达3000万元。木格镇百香果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扶持。“刚开始村民们对种植百香果顾虑很多,担心技术不过关、销路没保障。”广宁县木格镇政府农办主任梁月霞回忆道,2018年镇里首次引进百香果试种时,仅少数农户愿意尝试。为打消村民顾虑,镇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从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全方位保驾护航。
为鼓励种植户积极参与黄金百香果种植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木格镇人民政府印发了《木格镇支持发展黄金百香果种植奖补实施方案》。镇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按照种植规模给予种植户一次性奖励资金,种植面积连片1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800元,帮助解决发展初期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程由技术人员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相关培训,最大程度规避种植风险,解决农户销路,提升种植信心。
“我们通过培育更多农村致富带头人,以典型带动、示范引领,不断壮大种植黄金百香果规模。”梁月霞告诉记者,木格镇通过7个村委会共同组建强村公司广宁县格优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五个统一”为发展路径,统一果苗、统一技术、统一种植、统一果品标准和统一销售,打造出木格黄金果品牌。经过几年的发展,2023年木格百香果已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木格镇的一张特色农业产业名片。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木格镇开始着手延伸百香果产业链,从单一的鲜果销售向深加工领域拓展,实现“一颗果子多重价值”。该镇依托东莞一家食品加工厂对百香果进行深加工,在市场价格好的销售旺季,以鲜果销售为主,在市场价格不利的情况下,将百香果进行深加工,生产出百香果果酱、百香果曲奇等高价值的衍生产品。
“深加工链条的搭建,拓宽了百香果的销路,产品附加值也提升了几倍。”梁月霞告诉记者,不仅拓宽了百香果的销售渠道,更极大提升了产业综合效益,增强种植户的种植信心,从而进一步推动更多种植户参与并扩大了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为提升木格黄金百香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农旅融合,木格镇已连续举办了两届黄金百香果产业文化节,基地顺势推出采摘体验、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项目。农旅融合让百香果产业的“钱景”更广阔,该镇已形成了“种植—销售—加工—旅游”的绿色产业链。
产业发展的红利正不断惠及更多村民。木格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种植户参与种植,获得可观经济效益,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还能享受合作社的分红,百香果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金果果”。
“经过多次对全镇土地进行抽样检测,发现土壤中富含硒元素,昼夜温差大,成就了木格镇黄金百香果独特的品质。”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木格镇计划打造“富硒百香果”以及“广宁县百香果小镇”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百香果优势产业。
来源: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