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米黑米早造丰收后北界镇“稻虾共作”项目迎来收获8月8日开始起虾上市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记者现场看到,基地里早造种植的红米黑米已收割完毕,经过排水后,稻田里的罗氏沼虾全部集中在基地四周的水渠里。现场的工作人员在水渠里拉起地笼,进行捉虾起虾。华南师范大学、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分公司、茂名市科技局、茂名市侨联,以及我市科工商务局、市侨联、北界镇、驻镇帮扶工作队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到场,对进一步扩大“稻虾共作”产业进行研讨。
上午10点半,第一批虾起网上岸,当鲜蹦活跳的罗氏沼虾展现在眼前,现场的群众争相抢购。“好靓的虾,好大只,41.8元一斤,我买了两斤。”顾客韦女士告诉记者。
刚出网笼的罗氏沼虾,体态饱满,活蹦乱跳,青灰色的虾壳在阳光下闪着健康的光泽,长钳子、长身子、大虾头,一只只比手掌还要长,每尾虾重量能够达到25至40克。
省科学技术厅农村科技特派员汪蕾介绍,经测算,今年试验田亩产约40公斤。虽然遭遇洪水影响,但产量仍达到预期目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红米种植也取得了可观收成,成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试验目标。通过本季种植实践,已总结出多项成功经验,将在下一季种植中进一步优化和扩大应用。
据了解,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北界镇走深走实过程中,省邮政管理局、省邮政分公司派驻北界镇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华南师范大学“双百行动”联合在北界镇开展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广东省科技厅“百千万工程”农村科技特派员专项、华南师范大学“双百行动”产业帮扶专项项目。今年5月14日,在明堂村红米黑米稻田里投放3万尾罗氏沼虾虾苗,率先进行北界镇稻田革命,开启“稻虾共作”生态种养发展新模式,打造13亩“稻虾共作”项目示范试点。在省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青年大学生的精心管护下,“稻虾共作”项目虽受多次特殊天气影响,但生态种植的红米黑米和生态养殖的罗氏沼虾依然取得好收成,让当地群众看到了科学种养的实效。
北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稻虾共作试验已收成并取得初步成效。镇政府计划在下半年扩大种植规模,预计明年推广面积将达到100亩以上。秉持“不依靠不依赖”的原则,后期会继续系统掌握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持续推进稻虾共作产业发展,继续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一田多金”。
来源:信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