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佛、肇、清“双到”工作汇报

    本网讯  据南方日报报道,日前,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佛山、肇庆、清远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情况汇报。省委书记汪洋主持会议。会议认为,清远等三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思路清晰、方式创新、措施得力,清远特色“双到”模式对全省具有普遍借鉴意义。

省委、省政府为清远定位:争当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排头兵

  会议强调,清远等三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措施,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按时、高质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争当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排头兵。

  省委书记汪洋在会上讲话时指出,“双到”工作是解决区域发展协调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一个重要举措。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效果明显,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十二五”继续做好这个工作;清远“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等三个市的做法都是同类成功经验,要注意总结,查找共性问题,指导面上的工作;要制定验收办法,适时启动验收,确保脱贫致富的工作质量。

  省长黄华华在讲话时强调,清远等三市党政部门都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摆到重要日程,成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市际联系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双到”工作,形成了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格局。特别是清远市见事早、行动快,在全省率先召开动员大会、率先制定实施方案、率先全面推进扶贫互助金试点工作、率先开通“双到”工作信息网,并募集善款两亿多元,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他指出,清远市坚持基础和产业两个优先,逐步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有脱贫项目的格局,实现了思想观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农村环境等“四个大变化”;坚持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努力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成功构建了政策保障、产业开发、金融服务、技能培训、社会帮扶、监督考核等六大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清远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这些经验和做法针对性很强,实际效果明显,对全省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清远向自身提要求:争取提前完成扶贫目标任务

  清远市委书记陈家记代表清远市委、市政府向省委常委会议汇报了清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情况。他说,清远作为粤北山区、欠发达地区和全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地,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分散。2007年12月,汪洋书记到广东工作的第六天就亲临清远市考察调研,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新思路,并要求清远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闯出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陈家记指出,三年来,在汪洋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鼓舞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佛山市及省直有关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清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扶贫观念,创新扶贫机制,瞄准贫困村,锁定贫困户,扎实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各级帮扶单位共派出驻村工作队1020支,驻村干部2493人,100%完成进村对接;市、县四套班子成员全部挂扶到省定贫困村,省定和非省定贫困村实行全覆盖帮扶。2009年,清远市有5.1万人脱贫,13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万元。预计今年将有10万人脱贫,100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目前,清远广大贫困地区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农村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村的“五难”问题明显缓解,支柱产业初显成效,村民文明程度大为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贫困村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4%,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率达99.7%,镇到村公路硬底化完成率达100%,村委会“四通”(通电、通邮、通讯和通广播电视)均达100%。

  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时,陈家记强调,清远将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把“双到”工作作为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来抓,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实效,争取提前完成扶贫目标任务。

  他强调,扶贫不仅是“一把手”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和制度安排。清远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对“双到”工作的领导,加强帮扶方与被帮扶方的组织协调与联结互动,认真学习和贯彻问责制。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帮扶资源,统筹帮扶力量,力争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全市将通过建立政策支撑机制、产业支撑机制和科技支撑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和宣传发动,彻底改变群众“甘于贫穷”的思想和“等、靠、要”的观念,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奔康的主观能动性,弘扬先富帮后富、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社会风气,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