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介

马图绿茶

马图绿茶产于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海拔918~956米高的畲地上。小叶乌龙品种,又叫黄细茶。茶叶经过二炒二揉精制而成,条索紧结,颜色灰绿有光泽,滋味甘爽清香,汤色青绿略带微黄,甘醇可口,饮后多时仍觉甘香。“红军哥哥回来吧,敬您一杯马图茶。”这里曾召开过两次“马图会议”,留下朱德、朱云卿、罗荣桓、聂荣臻等前辈的足迹。由于红军在马图村建立了红色政权,播下了革命种子,马图绿茶又被当地村民称作“红茶种”“红军茶”。2014年,马图绿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马图绿茶还通过了中绿华夏有机产品认证,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名茶”,荣获第八至十二届全国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等。

产地环境及生产工艺

马图绿茶孕育在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该村四面群峰连绵,云雾缭绕,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21℃,年平均降雨量近2300ml,年日照时间1860小时,土壤pH值5.5~6.5,土壤属燕山期花岗岩、石英岩、紫色砂岩结构,表层为黄红砂壤土,植被以蕨草为主,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特别是农历4-9月,云雾弥漫,百米以外难于看清景物,每天日照仅有4~5小时,日夜温差大,冬季霜冻来得早,夏天高温来得迟,天然的环境造就了茶树良好的生产。

马图绿茶采用特有的手工制茶工艺,分采摘—杀青—揉捻—初炒—炒干—辉白等工序。第一步,采摘幼嫩新叶,不带枝梗,把鲜绿茶采摘后均匀摊开,初步散发水分,使茶叶变得柔软。第二步,高温杀青,要在高达200℃的锅中翻动鲜叶,有七分干即可,出锅晾开。第三步,揉捻成条状。第四步,放回铁锅中再次提香,必须把握温度和时间,才能生产出好茶。马图茶制作工艺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图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何运新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代马图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展历程

据《丰顺县志(1738-1987)》记载,马图种植绿茶历史悠久,是梅州市八大历史名茶之一。马图下嶂大塘湖一农户,其远祖于道光十一年(1831)垦植茶园3亩,至今完好如故,茶树大部分长势不衰,补植不多。1987年马图绿茶种植面积705亩,总产24吨。

20世纪80年代初,马图绿茶的生产销售由农户自行组织,没有形成规模,曾一度使马图茶树衰退,产量有所下降。近年来,通过采取“公司+基地”的经营模式,马图村成功打造了“马图”和“马山”两个茶叶品牌,以马图茶业有限公司和马山茶业有限公司为依托,带动870多户农户共同致富,统一种植标准,对茶树栽培、茶叶采摘和加工等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同时,与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引进新品种,改进栽培技术,推进精加工,加强产品推介,使马图绿茶在质量、规模和效益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3年,龙岗镇茶叶种植面积约2.2万亩,年产值达2亿元。马图村茶叶种植面积约1.2万亩,其中保存完好的老茶园有80多万平方米,上百年的老茶树10万余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