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新城镇近百支互助工作队同题共答,共绘“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惊蛰已过,万物生。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新兴县新城镇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的具体部署要求,94条自然村全覆盖组建了94支“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把全体镇村干部编排加入,同时号召村民小组长、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热心群众共1933人积极加入互助队,聚焦环境提质、颜值提级、品质提升、生态提优,聚力发动全镇上下力量共绘“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聚焦环境提质,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

连日来,在新城镇,随处可见一群身穿马甲的队伍在奔走各村(社区)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

农村美不美,直接关系到村民生活质量。为答好“优先题”,新城镇抢抓春令时节黄金时段,多次组织互助工作队到各村(社区)开展农田灌溉水渠清淤清杂和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对村内道路、公共区域、河道沟渠、房前屋后进行全面集中整治,水里岸上齐发力,进一步改善了农田灌排条件,形成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活动现场,互助工作队干得熟练利落、劲头十足,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纷纷为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据悉,新城镇累计发动互助工作队3000多人次参与,清理生活垃圾10余吨、沟渠清淤疏通超10公里、规范乱堆乱放点80余处,接下来94支互助工作队将每周开展3次集中活动,把农村人居环境“颜值”持续“刷新”。

当前的新城镇,正在凝聚合力,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从“看”到“干”,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凝聚力越来越强,村里的变化也越来越大。

文章配图

聚焦颜值提级,答好风貌管控“必答题”

今年以来,新城镇积极开展农房风貌品质提升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结合实际高标准规划,持续推进“四沿”房屋外立面改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感受首善城新的魅力。

风起既青翠,云卧有龙吟。云吟村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在镇委、镇政府的带领下,云吟村互助工作队主动发力、群策群力,走村入户宣传利好政策、动员农户投工投劳,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当前云吟村多间“赤膊房”脱掉了多年的“脏外衣”,换上了“新容颜”,一座座别致的小楼房韵味十足,成为“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人居环境新典范。

云吟村首户赤膊房改造户主表示,还好村里的互助工作队上门宣传,让我知道党和政府有这样的好政策,没花多少钱就实现了“老屋变新居”,村里其他农户看到我这个“样板房”都很羡慕,纷纷向村委会申请改造。

同时,新城镇结合“四沿”房屋外立面改造工作要求,制定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改提升方案和美丽乡村建设后期长效管护办法,持续推进村容村貌美化提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章配图

聚焦品质提升,答好美丽圩镇建设“加分题”

搭乘“百千万工程”东风,新城镇以“一业带动,二元融合,三度齐聚”为实施纲要,深度聚焦“五美”圩镇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圩镇“七个一”,获得全市美丽镇村专项竞赛优秀奖。在深化实施美丽圩镇建设,争先答好“加分题”上,新城镇互助工作队积极找准发力点,发挥人熟地熟、互帮互助的优势,带动本村群众全力配合镇、村做好二环路全线贯通、文兴路和城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强圩镇关键节点、挺立美丽“腰杆”。

自互助工作队成立以来,各队员全力围绕建设“环境美、产业兴、设施齐、群众乐”的美丽圩镇同向发力,结合州背社区走大王、仓夏社区舞金龙、黎源村白花炮会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通过派发“百千万工程”宣传册子,引导周边店铺、流动摊贩入室经营,开展“六乱”整治,助力圩镇规范经营秩序,推动南外、仓夏、塘背、茅园社区成为全市第一批绿色社区,走出一条各美其美、人人享有的美丽圩镇建设新路子。

文章配图

聚焦生态提优,答好绿化美化“基础题”

万物复苏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当前全省上下吹响新春绿美号角,新城镇近百支互助工作队走村进户,发挥旗帜、标杆作用,带头引领发动群众力量利用门前屋后空间见缝插“绿”,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参与“立春好种树全民植树活动”、“我为家乡添点绿”认种认捐等活动,目前已种植各类苗木29002株、捐赠资金31万多元,全镇打造了196个四小园、93户镇美丽庭院,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庭院2户,云吟村获评广东省首批“国家森林乡村”,形成镇村组队户齐抓共建的绿美工作格局。

新城镇美丽庭院典型户张海娇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建设,以“美丽庭院”建设为契机,打造独具特色的竹屋庭院,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经营农家乐推广特色地道的新兴农家菜肴,有力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推动“方寸地”变“致富园”,助力云吟村乡村农旅融合发展,以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聚势赋能。

文章配图

当前新栽种的树苗迎风挺立,在新城大地掀起一波全民造绿热潮,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图景铺陈,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氛围浓厚热烈,接下来新城镇将以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为城乡增“绿”添彩,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