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6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围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 自今年4月初以来,全省政协系统上下联动,省政协10个专委会及57个县(市)政协同题调研,四级政协委员广泛参与,着力在“跨”“联”“提升”上下功夫,大兴调查研究,广纳真知灼见,深入建言资政,形成《关于“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下称“报告”),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凝智聚力。 如何让县城聚人气、有活力?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县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碰撞思路,为扎实推进县城城镇化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以产兴城,增强县城吸引力竞争力 2018-2023年,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0.66%提高至45.81%;57个县(除南澳县外)均已建立省产业园,创造就近就地就业机会;57个县城均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平均用时15分钟左右…… 报告指出,近

郡县治,天下安。县城是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6月19日至20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围绕“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议政。

自今年4月初以来,全省政协系统上下联动,省政协10个专委会及57个县(市)政协同题调研,四级政协委员广泛参与,着力在“跨”“联”“提升”上下功夫,大兴调查研究,广纳真知灼见,深入建言资政,形成《关于“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报告》(下称“报告”),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凝智聚力。

如何让县城聚人气、有活力?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县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热烈讨论碰撞思路,为扎实推进县城城镇化出谋划策、集思广益。

以产兴城,增强县城吸引力竞争力

2018-2023年,全省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0.66%提高至45.81%;57个县(除南澳县外)均已建立省产业园,创造就近就地就业机会;57个县城均可在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平均用时15分钟左右……

报告指出,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县域城镇化呈现加快趋势,呈现出县城承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县城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产城融合速度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的新特点。

如何让更多人来到县城、回到县城、留在县城,提高县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而产业园区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核心动力。”省政协常委、广州市工商联副主席、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辉在分组讨论中分享道。

县域产业园是县城重要载体的组成部分,是发挥县城龙头带动、辐射乡村、促进增收作用的主阵地。但目前县域产业园存在“小散弱”问题,具体体现在规划面积小、布局分散、招商成效有待提高等方面。

“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促进产业、人流向县城集聚。”报告建议,加大连片整合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打造20平方公里左右的整体产业园区,配套产城融合的基础设施,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联农带农富农,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等。

省政协常委、省新阶联副会长兼网络新媒体分会会长、广州新城市投资控股集团联合创始人曹志伟作为小组代表在大会发言时建议,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到县城投资增设分公司,吸纳就业人口,通过建设产品批发集散市场和线上交易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园等投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要高度重视人口落户等工作,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水平,让县城非户籍常住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省政协常委、省总商会副会长、汕头市工商联主席、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实控人黄俊辉作为小组代表在大会发言时表示。

组团帮扶,提升县城教育医疗水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均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什么很多人往外跑,不愿意留在县城,大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和医疗问题。”省政协常委、香港广州社团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建滔化工集团执行董事张广军认为。

如何推动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省政协调研组在报告中建议,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深化珠三角名校与县城学校的对口组团帮扶、托管帮扶,先行在15个试点县探索开展名校结对办学。新建小区要按规定配置学校,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适度扩大办学规模。

“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供教育信息化平台和资源,推广在线教育模式,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会常委、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副校长乔冬梅在分组讨论中建议。她补充,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医疗方面,缺乏高水平医生是制约各县三级医院进一步提升的关键。“一些县城医院的设备并不落后,但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在县里看病而是跑到市区看病?因为他们认为当地医生的水平达不到市区医生的水平。”张广军在分组讨论中分享了他观察到的现象。

提高医疗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方便就医。多位委员建议省市三甲医院与县中心医院开展联盟合作,设立分院或县医院交给省级三甲医院托管;用好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人才资源,鼓励引导退休医生到县城及副中心城镇再工作和生活。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在会上透露,目前正在制订《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分批推进全省57个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已启动首批15个县城新型城镇化省级试点建设,着力补短板、锻长板,持续推动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