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韶关重阳镇:奋勇争先 以“典”带面强镇兴村

干净整洁的重阳主街道,刷新颜值的房屋外立面,绿意盎然的生态小公园,龙舟文化、红色文化浓郁……近年来韶关市重阳镇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高位推进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建设,以带面强镇兴村,从面子里子不断提升,群众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抓三强筑根基 高位统筹强推进

举一纲而万目张。自开展百千万工程以来,重阳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将重大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通过三抓三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抓组织保障,强统筹推进。重阳镇立足于自身优势,成立了武江区重阳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梳理制定《重阳镇典型镇七个一建设提升方案》等多个专项攻坚行动方案,形成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分别由班子成员牵头和各部门负责推进,高质高效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

抓规划引领,强发展质效。高质量建设离不开高质量规划,重阳镇专门聘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典型镇“1+4+7+9+N”的建设要求,对标建设省级水上运动中心发展定位,围绕青林水岸、红色印记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阶段性成果,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开展百千万工程方案研讨会等,从重阳镇自身优势、短板出发,高标准完成了重阳典型镇、典型村的规划编制,高质量构建了典型镇培育的发展蓝图,助推重阳高效补齐短板、展起优势。

抓资源整合,强内生动力。重阳镇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创新搭建乡贤+”参与平台,引导乡贤群体在百千万工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车间建设等领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打擂比武机制有效撬动乡贤资源反哺家乡建设。成功引入大夫前村乡贤欧建辉、曾玉红返乡投资,成立富辰美妆制品有限公司、韶关市好妆化妆品有限公司、韶关市艾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此外,还通过盘活废弃粮仓、山林等引入乡贤黄恒、冯清文等人在重阳村打造占地面积4000平方、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预制菜加工车间,在九联村打造占地面积近千亩、产值3000余万元的兰花基地。

精雕细琢美圩镇 城乡融合焕新颜

重阳镇聚焦短板弱项,精心谋划建设项目,以美丽圩镇建设为抓手,结合镇域特色因地制宜抓好七个一项目,高质量推动城镇建设、中心镇发展,激活能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从韶关北环高速重阳站驶出,沿着入口通道一路向镇中心前行,两侧外墙绘上了重阳当地特色墙绘,街边老旧围墙被修葺一新,农贸市场变得整齐规范,河边步道和绿美生态小公园、广场成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重阳镇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重阳主街道前,会穿过重阳村的绿美生态小公园里,公园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圩镇人居环境品质也不断提升。我们始终将乡村绿化作为绿美生态建设的核心任务,结合典型镇村创建,充分利用镇、村闲置空地,通过打造生态小公园、改造四小园、建设美丽庭院、种植主题林等举措,力求做到应绿尽绿。重阳镇有关负责人表示。

道路、河道、公园、农贸市场,小到店招、房屋外立面,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都是重阳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发力点。目前,已完成主干道双边5公里人行步道刷漆,硬化道路约1000平方米,对高速口至主街沿线约70栋连片房屋外立面进行了提升。从农房管控小切口入手,加强农房风貌管控,结合地方特色设计提升方案,将房屋建筑一村一貌样式列入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定期开展监测,推动新建农房样式、风格等与整村风格达到统一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效果,推动乡村风貌大变化、颜值大提升

以往,在人们印象中的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在九联村陀村,73岁的村民张伯正带着孙子在新建的小广场玩耍。以前这里是破泥房,下雨天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在九联村陀村,原来破旧的泥砖房改造成了开阔的小广场和小公园,栽种了绿化树,添置了娱乐设施和健身运动器材,不少村民在公园里休闲娱乐,孩童在愉快地荡秋千。泥砖房穿新衣,村子变得更美了,您瞧这墙面!村民张伯轻抚着自家外墙上细密的喷砂纹路说道,原本凹凸不平的墙面变得干净整齐,整村风貌焕然一新,住的也舒心多了。

产业赋能强根基 典型示范树标杆

春看菜花、夏尝西瓜、秋品香果、冬赏幽兰……这是重阳镇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重阳镇从字出发,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产业质量不断提升。

重阳镇立足农业专业镇定位,巧用区位优势做足土特产文章,将2024年典型村重阳村、九联村连同2023年典型村水口村、大夫前村连片打造,谋划建设了连接6个千亩基地的产业路,从水口村至九联村,全长约5.8公里,沿重阳水途径水口村、黄岸村、大夫前村、九联村、重阳村。同时,引进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连片开发土地资源,打造了蔬菜、柠檬、兰花、稻油轮作、中药材牛大力、鱼塘”6个千亩农业种植、生态养殖基地,推广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等高附加值作物,打造重阳西瓜特色品牌。而产业路正是将6个千亩农业产业基地串珠成链,打造产业典型示范片区。

在典型村培育中,水口村以龙舟精神激活发展动能。今年5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水口村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水口村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将龙舟文化融入绿美乡村建设工作中,深入挖掘打造特色产业项目,探索将龙舟文化与绿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打造水上无动力运动基地,整治提升水口湿地公园,落地文化娱乐体育休闲体验项目,绘制乡村绿化新景色。

老旧闲置的小学校舍盘活建成蔬菜加工车间,千亩柠檬种植基地3万余棵柠檬树长势喜人,兰花基地内充满激情的直播带货……九联村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及村内资源开发情况,通过流转盘活荒山、坝地,充分盘活村中闲置资源资产,推动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值20241228日,九联村凭借其卓越的乡村振兴成果,成功入选《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丛书案例,并在广东人民出版社《百千万工程广东实践》镇村卷刊登。

大夫前村则以三变改革书写共富答卷,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构建起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地块资源约1.15万平方米,引进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千亩蔬菜基地,鼓励乡贤返乡合作共建成了5个共5000多平方的乡村振兴车间,辐射带动周边约300户村民在家就业,每年给强镇富村公司带来30万元的收入,每年村集体能获得土地租金分红6万元。作为典型村的探索实践,大夫前村入选国家级“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

春看谋划、夏看热潮、秋看攻坚、冬看成效,重阳镇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带面,奋力在镇域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争示范,确保如期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