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15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新质动能驱动广州农业新发展

88日,聚智新农业,投资新广州”2025年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暨农业新质生产力招商引资引智活动在黄埔区隆平院士港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州市农业农村局、黄埔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黄埔区农业农村局承办。

活动现场,15个涉农重点招商引资引智项目进行集中签约,一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获颁授牌匾证书,麦康森院士工作站举行了现场揭牌仪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科研院所专家、金融机构及涉农企业代表等近130家单位嘉宾参加了活动。

16场推介活动精准对接

1-7月签约总额突破64亿元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此次招商活动以“聚智新农业,投资新广州”为主题,聚焦强化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推动实现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旨在促进科技、资本、人才融合,助力农业现代化和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中,市农业农村局、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分别作了致辞与推介,中国工程院陈松林院士、中国渔业协会李胜利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及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蓝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质生产力企业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发言。活动以视频形式集中展示了近年来广州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引智项目竣工投产、开工建设及2025年以来新签约项目等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市涉农领域竣工/投产项目36个、总投资约100亿元,在建项目24个、预计总投资约77亿元。20251-7月签约涉农项目44个,预计投资总额约64亿元。

今年以来,广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以拼经济为核心,持续扩大招商影响力,市区两级共举办相关招商推介活动16,精准对接产业资源。活动现场,现代化蛋鸡养殖园、蘑菇综合体示范基地等15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超15亿元。

聚焦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广州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和90%以上农业专业人才,累计引入20多个院士专家团队,建成19个农业(产业)研究院,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5%,位居全国前列。

此次活动中,产学研融合再度发力,麦康森院士工作站举行现场揭牌仪式。据了解,该项目将围绕麦康森院士分子营养感知理论和靶向营养重大技术创新,构建动物性能、营养和健康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体系和产品生态,促进我国动物营养和饲料利用技术升级,赋能行业发展,推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现场签约的还有广州(南沙)黄唇鱼保护研究中心,该中心搭建“校研企”融合平台,致力开展黄唇鱼种质保护、人工繁育、资源修复等科学研究。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分别与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研究所签署观赏鱼产业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与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签署共同推进广州花卉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方案,进一步推动各方力量参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活动现场还特设了智慧农业、海洋牧场和观赏鱼、花卉高质量发展等三个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区,选取了广州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技术、成果,并通过实物、图片展板、视频等形式展示了低空经济应用、植物工厂、AI花卉等创新成果场景,吸引众多嘉宾驻足。

围绕三大创新赛道

汇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广州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都市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省级现代种业产业园等重大平台,在水稻智慧育种、菜心品种改良、红掌种质创新、热带观赏鱼繁育及“猪芯片”研发等前沿领域保持全国领先优势。目前,全市已建成蔬菜、畜禽、渔业等现代农业设施超25万亩,楼房养猪、植物工厂、立体养殖等绿色高效模式正在加快推广。数据显示,广州蛋鸡和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100%99%,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能下的广州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态势。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领军力量,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此次活动为2025年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代表颁发了牌匾。据了解,今年广州共新增3家国家重点、43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数量创近年新高。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19家、230家和480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稳居全省首位。其中,有11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农业企业500强,5家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广州进一步明确了都市现代农业重点招商方向,将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围绕特色优势农业、现代新兴农业、生态智慧农业等“三大创新赛道”和智慧农业创新、现代设施农业、生物农业研发、现代渔业集群、花卉产业升级、种业振兴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流通体系、农文旅融合发展等“九大招商重点”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引智,进一步加速都市现代农业的提质增效。

延伸阅读:三大展区情况介绍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区,通过智慧农业、海洋牧场与观赏鱼、花卉高质量发展三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广州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这三个特色鲜明的展区犹如三幅徐徐展开的画卷,生动诠释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广州路径”。

智慧农业展区

科技赋能描绘现代农业新图景。作为广州打造“智慧农业名城”的重要展示窗口,智慧农业展区生动呈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实践。展区内,极飞科技最新研发的P150农业无人机和R200农业无人车组成“空陆协同”作业体系,前者实现多功能一体化作业,后者突破复杂地形限制,展现了广州智能农机装备的领先水平。华南农业大学带来的荔枝采摘机器人,通过高精度识别系统实现自动化采摘,华农大黄埔创新研究院成功突破水稻耕种管收全程作业无人驾驶关键技术,这些创新成果正通过黄埔大吉沙智慧农场等示范基地加速转化,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海洋牧场与观赏鱼展区

蓝色经济奏响产业新乐章。海洋牧场与观赏鱼展区则集中展示了广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一高地两中心”的发展成果。全球瞩目的“苏海1号”三文鱼养殖工船(现场以模型形式展示),其年产8000吨的产能,标志着中国开启三文鱼深远海养殖新时代,为蓝色粮仓带来新机遇。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3000尾鱼苗的成功培育,为濒危物种保护带来新希望。广东蓝海科技带来的2000余种海洋观赏生物、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的水草种质资源库等,为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注入新活力。

花卉展区

千年花城绽放时代新芳华。承载着“千年花城”的美誉,广州正以全新的战略布局,用“一朵花”激活一条百亿级产业链、美丽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展区内,从广州建设的12个国家级和省级花卉种质资源库中选育出的珍稀花卉新品种纷纷亮相,其中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培育的“小娇”红掌等品种连获国家金花奖、国际优胜奖,368个花卉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彰显了广州花卉种业的创新实力。花都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研发的“微景智成”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盆景和钻石花设计方案“立等可取”,为花卉产业带来生产效率突破。“易批花”“缤纷盆栽网”等本土电商发展壮大,花卉线上年销售额达15亿元、占全国8%,广州逐渐成为花卉电商的集聚中心,书写着传统花卉产业现代化、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来源:广州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