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步道、裸露黄土、锈蚀健身器材、昏暗楼道灯——这些曾是白云区金沙街城西花园小区居民的心头愁。如今,经过一年时间,小区实现脱胎换骨:崭新碧道蜿蜒伸展,休憩凉亭修葺一新,楼道灯光明亮温暖,居民笑容里满是对家园变化的欣喜。
老旧小区改造牵动着千家万户,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白云区人大常委会金沙街道工委持续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积极倾听群众心声、广泛收集群众意见、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焕新。以“百千万工程”,提升“百千万群众”生活幸福感,这场“家门口的华丽转身”,正是人大代表心系百姓、担当履职,推动“百千万工程”惠及民生的生动实践。
脚步丈量听民声:民意清单锁定“急难愁盼”
“门楼破旧、步道坑洼,健身器材掉漆,连个舒心歇脚地都没有”“活动广场高差处无护栏,孩子玩耍安全隐患突出”……在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中,丽日社区城西花园居民围坐交流,道出诸多困扰。代表们手中的联系群众登记表上,“城西花园改造”被重重圈注——这些质朴诉求,成为最清晰的民生指向。
群众有期盼,代表有行动。代表们联合民情联络员、街道城管办、社区居委会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小区实地踏勘。他们顶烈日、冒风雨,走遍小区角落:检查掉漆健身器材稳固性,丈量步道裸露黄土面积,确认活动广场高差风险点;在居民楼下、凉亭边与住户拉家常,“面对面”摸清迫切需求。最终,园建破损、黄土裸露、广场高差隐患等六类问题被精准梳理,为后续改造筑牢基础。
点子碰撞聚合力:“微改造”绘就民生蓝图
摸清问题后,如何将居民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实际方案?人大金沙街道工委组织代表赴改造成功的彩虹花园考察学习,“微改造+功能活化”思路让大家豁然开朗。“要抓紧启动‘丽景新颜’项目,点亮回家路、扮靓休闲圈!”刘军民现场倡议。
专题调研会上,刘军民、黎锦柏、梁翠娟等区人大代表结合详实调研情况建言献策,推动城西花园被列为街道重点改造项目并获专项资金支持。黎锦柏发挥“桥梁”作用,协调横沙经济联社、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将居民提出的“夜间活动需安全”“增设休憩长椅”等20余条建议融入方案。
最终,改造清单明确了将硬化裸露泥地、翻新老旧蘑菇亭、铺设透水人行道、升级照明系统等,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满足居民对“绿意空间”的向往。
针对活动广场高差难题,代表们借鉴小区加装电梯议事经验,组织居民共同商议,摒弃简单围合方案,敲定打造多功能“社区会客厅”——结合文化宣传墙安装安全护栏,嵌入景观灯带,兼顾夜间照明与美观,切实提升生活品质。
紧盯一线促落实:监督护航成果落地
好方案需靠执行。代表们化身“项目管家”,全程跟进改造进展:搭建沟通平台,召集街道、社区、物管、居民代表开协调会、推进会,细化施工细节与时间安排;定期到工地“打卡”,检查硬化地面平整度、蘑菇亭坚固度、碧道通行便利性、新装路灯安全性,重点监督资金使用与工程质量。
这份“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成为项目推进的强大动力。目前,“丽景新颜”项目已全面完工,城西花园实现从“老旧杂乱”到“安全、整洁、绿美、有序”的蝶变:昔日泥泞公共区域变平整地面,破旧设施焕然一新,健身器材新装上岗,损坏路灯全部更新,党建文化景墙掩映在绿树间。看着家园日渐靓丽,居民们喜上眉梢。
从倾听民声的“贴心人”,到谋划方案的“智囊团”,再到推动落实的“实干家”,人大代表始终扎根社区、心系群众,以履职担当推动“民生愿望”落地,为绘就“百千万工程”宜居宜业和美画卷,注入坚实人大力量。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