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坂田街道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引导各类组织扶贫帮困
坂田街道面积28.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余万,下辖12个社区,其中有9个是城中村社区,基层治理压力较大。
近年来,坂田街道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做大做强社区党组织,凝心聚力,以党建带社建,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在坂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四季花城、南坑社区分别获“全国先进老干党总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和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配好“火车头”
全面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
“我们始终秉持抓好了基层党建就是守住了最大政治底线,把社区党组织作为城市治理的‘前锋’,全面增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夯实基层治理的组织基础。”坂田街道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坂田街道在社区“两委”班子建设这一领域发力,以社区换届选举为主要手段,辅之以选派、下派机关干部到社区任职,吸收股份公司党员、非深户籍党员担任社区党委委员以及社区企业代表、社区民警等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的做法,选优配强社区党委班子。同时坂田建设充实社区党建力量,对12个社区党委班子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全面补齐各社区党委委员空缺,优化党委班子设置和分工,每个社区设一名纪委书记负责抓党风廉政建设,设一名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专职分管党建工作,选优配强一名党委组织委员负责党建日常工作,并配备相应的社区党建组织员具体开展日常工作,确保了社区党建工作从上到下有人抓、有人管。
笔者注意到,在实现12个社区党建标准化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坂田街道以推进社区党委所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居住区域为网格,全面填补城中村、花园小区、相对独立居住区域(下称“外卖地”)党组织建设的“空白”和“盲点”,18个原居民小组一级股份合作公司党支部全部调整为4个居委会和14个居民小组党支部,29个花园小区、7个“外卖地”全部成立了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此外,坂田街道还将推进12个社区全面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并充分整合服务资源,建立了政务服务一站式窗口,并按照“4+2”模式,即4名专业社工+2名行政辅助人员,实现了社工机构的全覆盖。此外,投入专项资金近600万元,按照确保每个支部都有一个标准化的党群活动阵地的原则,制定下发党群服务站建设指引,督促12个社区全面建成52个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站,构建“街道—社区—站点”三级服务体系,打通党建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辖区处处都有党的“红色堡垒”。
突出问题导向
创新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
社区涉及每个人切身利益。近年来,坂田街道根据居民小组、花园小区和“外卖地”辖区治理的特点,积极整合各系统各领域各单位资源,初步形成了共驻共建、互联互动的治理格局,推动一批基层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针对“政经分开”后,股份合作公司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的实际情况,坂田街道推行居民小组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居民小组长,符合条件的依据有关规定兼任居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制定和完善居民小组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由居民小组党组织书记作为会议召集人;定期召集辖区内各类组织召开党群联席会议,对居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处置,以及基层治理和居民服务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策,有效加强了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的领导和监督,也充分调动了居民小组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以大光勘居民小组党支部为例,该党支部大力开展旧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改善城市形象,促进集体经济成功转型升级,集体经济和股民分红大幅上涨。2018年,大光勘股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为2560万元,股民分红从2008年的8000元涨到了2018年的7.2万元。”坂田街道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花园小区矛盾纠纷多发也是坂田街道基层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针对花园小区物业纠纷、邻里冲突、民生问题多的实际,坂田街道从制度设计入手,尽量从具有业主身份的优秀党员中挑选支部书记,积极引导具有业主身份的党员参选业委会,提倡花园小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吸纳物业公司负责人为副书记或委员,强化了党组织对业委会、物业公司的领导。
“我们还探索花园小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创新建立花园小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作为事务协商委员会主任,定期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召开会议,积极破解物业纠纷、邻里冲突等矛盾。”
例如,象角塘社区城市广场党支部成立半年多时间以来,就妥善处理了小区噪音扰民、垃圾清运等矛盾纠纷15个,协调社区党委、物业、居民代表等共同推动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5年的就医难问题,城广社康中心顺利投入建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认可。
此外,针对“外卖地”这些区域脱离于居民小组党组织管辖之外,区域内治安、市容环境矛盾纠纷等社会问题复杂的实际,坂田街道将熟悉片区情况且在片区居民中享有一定威望的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并由所属社区党委下派党委委员作为“外卖地”党支部第一书记,充实党建力量。创新成立片区事务协商委员会,由党组织牵头,定期与片区党员、楼栋长、驻地单位、物业管理公司及居民召开会议,共同商讨解决片区治理难题。
在五和新村,该社区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其在片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大力推进片区综合整治工作,带动辖区居民群众自觉参与片区治理,片区面貌发生了可喜改变,成为了“居民和善、邻里和睦、环境和美、生活和乐、社区和谐”的社会治理样板。
以需求倒逼变革
构筑社会组织党建“生态链”
今年上半年,坂田12个社区共走访户籍群众5148户,派发联系卡12000余张,解决群众问题200余件;开展党代表进社区30次,接待党员群众1500余人,办理社情民意33余件;创建“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联动服务模式,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27场,累计服务群众超过53000余人……这是坂田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做优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一个缩影。
笔者了解到,坂田街道以驻点直联、党代表进社区活动等为抓手,以党员志愿服务队和人才服务站为平台,实现党建服务模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并推动群团共建中优化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枢纽作用;以职工之家、妇女儿童之家等活动中心为阵地,带动妈妈互助会等女性组织46支约2100余人;通过坂田街道义工联合会,带动辖区近3万名注册义工;通过发挥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预警和处置作用,积极推进“三工一社”基层服务模式,引导各类组织在扶贫帮困、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社区矫正、社区平安等各类社区服务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
与此同时,坂田街道还在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优化服务供给,他们积极在社会组织中成立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励机制,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事项,根据治理实效给予资金扶持,有效吸引了全市24个社会组织在辖区开展各类治理活动56场。他们依托南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建全区首个社会组织公共空间及圆梦南坑社区基金会,通过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三办法一平台一基金”,建立社会组织“终身制服务”,引导各类组织在优化基层服务中发挥联动推进效应。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不断完善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