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一村育千树!肇庆望高村创新产业模式

肇庆市封开县望高村首创一村育千树产业模式破解绿美乡村建设难题,创新产业模式,实施树票管理,实现了乡村绿化由政府投入市场化运营的转变,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反弹再治理难题,形成乡村绿美、村民共富、企业共赢、集体增收的望高模式。

盘活土地资源,变荒地废地绿地

望高村创新推动实施一村育千树产业项目,由村集体牵头整合农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后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路边地等六块地,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望高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发动村民以闲置宅基地、集体地入股参与一村育千树项目,为实施一村育千树项目提供了土地保障。

“一村育千树”项目,解决了“村庄缺绿、村貌缺美、特色缺位”的问题,村庄周边、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上种树添彩,共种植紫花风铃木、铁冬青、朴树等苗木5万多棵,以小成本实现大功效的环境美化方式,为后续村内绿化管护和持续新增绿化开辟了可持续沿用的长效机制。

创新产业模式,变政府投入市场化运营封开县探索改变传统财政投入绿化乡村模式,引入珠三角苗圃企业加入一村育千树项目,合同约定将六块地流转给苗圃企业种植、培育经济树种并负责销售,每三年苗木长成流转后,苗圃企业可选择原址复绿、补种同等标准的幼苗后将产权归还村集体,或延续执行原种植合同,形成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重效益共赢的良好局面。

望高村在此基础上,创新了企业托管模式,由村集体、村民提供闲置土地,苗圃企业负责树苗的培育、种植、管护以及销售,村集体及村民享受固定收益,苗圃企业享受剩余利润。

封开县探索形成国资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由政府确定实施“一村育千树”的“连片地”、“六块地”,国资管理部门进行投入产出测算、市场风险评估后按照投入产出效益确定投资规模,承接企业负责日常运维管养和兜底销售,承接企业按销售额获取相应收益后,其余利润归国企统筹分配。

实施树票管理,变资源为资产

依托封开县的“树票云”系统小程序,望高村实现了一树一“二维码”,将绿化苗木与经济效益有效挂接。以“树票”形式建立绿化苗木档案,详细记录绿化苗木基本信息并制作树票铭牌。同时,由合作社统一印制树票凭证票据,树票凭证由受益人保管,凭树票确权、获益。打通乡村绿化“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绿色通道。

此外,望高村还联合苗圃企业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实现了地道农民产业工人华丽转身;企业租用土地种植苗木须向村民、村集体支付土地租金,形成了农民土地出租挣租金、资本投入挣收益金、务工就业挣薪金一地生三金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