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飞手操纵指令杆
满载水晶梨的载重无人机腾空而起
平稳穿越山谷、田间
两分钟不到就抵达村里的集散点
看着刚从无人机上卸下的水晶梨
负责给果场挑担运果的果农成胜华说
“我们挑担下去要10多分钟
现在用无人机
效率快五六倍!”
近日,在连州市星子镇潭岭堆头村水晶梨果场,载重无人机运输水晶梨活动在此试行,被誉为梨中“白富美”的连州水晶梨乘着无人机的“空中快道”翻山越岭,高效率、低成本、低损耗的新型运输模式,让果农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盛夏七月,潭岭堆头村水晶梨种植基地硕果满枝,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正在采摘水晶梨。星子镇是连州水晶梨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逾万亩,产值近亿元。
正在摘果的果农成胜华介绍,果场一直用人工挑担的方式运送水晶梨,“一趟下来,肩膀磨得通红,还得小心翼翼怕碰坏果子,一人一天最多运个几百斤。”他的话道出了潭岭地区多年来水果运输难题:人工挑运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运输周期长、果实损耗率高。
为破解这一难题,在连州市委、市政府指导下,星子镇政府联合连州电信公司,在潭岭启动无人机运输水晶梨模式。当天,随着飞手操作,满载水晶梨的无人机从果园起飞,平稳穿越山谷,仅用2分钟左右就抵达村里的集散点,较人工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太方便了!无人机运得又快又稳,果子一点没磕碰,这筐梨品相好,收购价肯定不错!”果场老板成龙文说。
经现场测算,无人机单次载重水晶梨可达160斤,重量较人工提升40%,运输效率则比人工提高5倍以上,而且果实损耗率也大大降低,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收益。
连州水晶梨种植历史悠久,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荣获“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目前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量超7万吨。在潭岭,水晶梨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
该镇副镇长邓火军表示,此次试运行是政企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星子镇将持续收集果农反馈意见,优化运输路线与操作流程,逐步扩大无人机运输覆盖范围,让这一新型运输方式真正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更好惠泽群众。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