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乡产业

黄了!甜了!乳源大桥黄桃迎丰收季

三月桃花灼灼,八月桃香满园。

当前正值水果丰收季,乳源大桥镇数百亩黄桃种植林迎来采摘盛景。大桥镇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深耕桃产业特色发展,通过农文旅融合、品牌化、生态化和规模化等驱动,走出了一条以桃为媒、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自然禀赋产出品质黄桃

位于乳源大桥镇西部的青溪洞村,黄桃基地依山而建,沉甸甸的金黄色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采摘。

青溪洞黄桃以果肉金黄、香气浓郁的特质凸显区位优势:因地制宜依山而建黄桃基地平均海拔800多米,昼夜温差常年稳定在10℃以上;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晚呼吸消耗减缓,黄桃糖分得以层层积淀;南岭山谷的清冽山泉缓缓渗根,富硒红壤悄悄蓄味,每一口黄桃都带着山泉的回甘与土壤的醇厚。

我们主要种植的品种为锦绣黄桃,今年正好是挂果的第7个年头,总产量差不多能有20万斤,目前销出去的大约近半。合作社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电商平台,也有当地政府和邮政的销售渠道,也有珠三角地区的游客前来采摘。谈及种植技术,乳源际城联合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许城养介绍,合作社采用套袋技术,防止针蜂危害,还利用山泉水进行灌溉,用有机肥来种植,显著提高果实的品质和口感。

小金果撬动大产业

乳源际城联合种植合作社是位于青溪洞村一家集黄桃种植、初加工、销售、农旅采摘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经过近10年的发展,青溪洞村的黄桃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从2015年的150亩发展到今天的350亩规模。

韶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百亩黄桃园同样硕果累累,预计今年产量将突破10万斤。作为当地黄桃产业的标杆,青溪洞村这两大种植合作社已连续多年稳居黄桃产业的产量与品质榜首。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近300亩,俩合作社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常年提供50余个工作岗位,农忙时节用工量可达70余人,真正实现了产业进村、就业到家的惠民目标。

近年来,大桥镇政府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农技站创新开设田间课堂,每月两次为农户传授先进技术。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当地还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累计种植管护黄桃2500余株,形成家家有桃树、户户飘果香的美丽景观。

金融+寄递+销售 助力黄桃出大山

在乳源际城联合种植合作社的附近,打印机不断吞吐快递,雇佣工人把黄桃箱进行封箱后待运至货车,箱角印着的青溪洞黄金桃” logo尤为显眼。

我们每天黄桃的快递量在80200件之间,每件黄桃都是足足10斤。这批珠三角的客户等着尝鲜的黄桃,均能在当天晚上11时顺利抵达珠三角,基本确保第二天就能送到客户手中。乳源大桥邮政支局网点负责人林桥标告诉记者。大桥镇发挥邮政优势,为广大农户提供金融+销售+寄递的一站式多元化服务;联合瑶安公司,运用邮政+瑶安线上平台、抖音直播带货、微信朋友圈转发等,进一步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增加销售的渠道;推出黄桃最后一公里邮路专线物流直通车和网上销售平台,开拓黄桃销路。

多元融合 开辟农文旅发展新航道

在大桥镇党委、镇政府和当地农业、文旅部门的精心指导和规划下,如今已形成一条春赏花、夏摘桃、冬泡泉的农文旅多元化融合发展之路。

展望未来,大桥镇有着更为宏伟的长远设想,定位为岭南国家公园门户小镇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地,黄桃产业作为核心特色产业,目标是实现康养小镇、疗愈圣境的愿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邹新华对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这颗小小的黄桃,正成为撬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增色的黄金果,书写着瑶乡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甜蜜新篇章。

来源:韶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