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全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经验交流会在宜召开

本网讯  据三峡日报报道,11月11日至12日,全国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宜昌召开。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会上强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勾画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的大背景、大趋势,以及给贫困地区加快减贫脱贫带来的大政策、大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局面。
  
  市委书记郭有明出席会议并致辞,热忱欢迎与会代表莅临宜昌传经送宝,交流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经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陆汉文、北京大学教授周飞舟分别作《企业参与扶贫相关理论与模式》、《企业参与扶贫相关政策与案例》辅导报告。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三峡集团公司援建的夷陵区乐天溪工业园区、秭归县三峡希望小学,萧氏茶叶集团与秭归中坝村共建基地,秭归屈姑食品有限公司,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宜都土老憨精品蜜橘马王山基地,湖北贝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稻花香集团。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浙江省、江西省、河南省、青海省作大会交流发言。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在大会上作了宜昌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典型发言。其中定点帮扶、飞地发展、产业带动、培训就业、金融贴息、科技攻关、村企共建、订单合作、公益回报、基金资助等十种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模式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和推崇。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讲话中指出,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不仅会给贫困地区带来资金、项目,而且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大量的市场信息,注入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产生强有力的扶贫减贫效应。因此,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是整个扶贫开发工作都应该重点关注、重点研究的带有方向性的“大扶贫”。
  
  郑文凯在讲话中要求,要不断解放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推动企业参与扶贫,主体是企业,扶贫部门要转变过于注重争取资金,不善于利用资本的落后观念,不光研究要钱,还要研究引资,把企业更多地引入到贫困地区发展;要丰富扶贫形式,着眼长效共赢。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优势,鼓励企业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形式参与扶贫开发;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企业扶贫涉及财政、金融、税收、农业、工商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级扶贫部门要推动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联合推动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在开展企业扶贫中,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推动,强化贫困地区农民群众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组织基础;要广泛宣传动员,营造有利于推动企业参与扶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舆论环境和氛围。
  
  省政府副秘书长梅祖恩,省扶贫办主任杨朝中,省扶贫办副主任林全华、项克强,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副市长王国斌,市老促会会长周水舟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