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声传递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到韶关视察“双到”工作

     本网讯 11月13至1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深入粤北山区调研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范主任一行先后来到乳源县东坪镇方武村、大桥镇大坪村以及乐昌市云岩镇选家洞村,听取了驻村工作组帮扶情况介绍,查看了帮扶资料,检查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及“两项制度”衔接电子档案,视察了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现场,慰问了部分农户,与省、市、县、乡、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

范主任在乐昌市云岩镇选家洞村听取驻村工作队的产业化扶贫项目介绍

    调研中,范主任充分肯定了广东省的“双到”工作。他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现象,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位置来抓,取得了积极成效。广东省的做法对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四个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一是广东特色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营造出“扶贫济困”、“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氛围。二是“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实现贫困户档案的电子化动态管理,为将有限的帮扶资源瞄准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奠定了基础。三是切合“双到”工作实际出台考核制度,既有严格的考核问责又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干部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四是明确了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的指导思想,并积极推动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将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常态化。

范主任在乐昌市云岩镇选家洞村关切的询问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进展情况

    范主任指出,做好当前扶贫开发工作要解决好两个认识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但不会自动向贫困地区倾斜,也不会自动惠及贫困人口。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经济增长,贫困问题就会自然得到解决。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会自动地向优势产业和发达地区聚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经常被边缘化。越是经济高速发展,就越要关注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才有可能引导资源的公平分配。因此,在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同时,政府必须有意识地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政策,更加关注民生,才有可能推动减贫形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是社会救助可以维持贫困人口的生存,但不会自动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救助政策的取向就是维持基本生存,而不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年初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上就明确讲过,“不要以为有了农村低保,扶贫开发就不需要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扶贫开发的范围是贫困地区,直接瞄准的对象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注重的是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扶贫开发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一项非常直接、十分有效的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务必充分认识做好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始终毫不动摇地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努力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广东省扶贫办主任林果先、副主任魏联辉,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副司长谭卫平以及韶关市、乐昌市、乳源县有关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