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省统计局余昭君:“驻”入真情 倾力帮扶廉江良垌教育走出新路子

“从小在城市长大,第一次深入农村生活,受到的心灵震撼是非常大的。”这是余昭君最初开始帮扶工作的感受。2023年,在广东省统计局工作的余昭君被派驻到乡村振兴驻良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并任职中塘村第一书记。

一年多来,余昭君以教育帮扶为切入点,不负期望、倾情付出,引入社会帮扶机构8个,帮扶资源累计近70万元,交出了满意答卷。

知之非艰,行之为难,创办成长计划资助学生求学

“帮扶工作不是经天纬地改造乡村的大行动,而是善意温暖水滴石穿的功夫。”“帮镇先帮教,扶智先扶心。”上任初始,余昭君和前任工作队队长王学良创办了“向阳心智成长计划”,运用自己专业所长,为十名特殊困境儿童开展长期的学科类辅导、心理辅导、品德教育,上门家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面对路途较远的儿童,她自掏腰包提供三餐住宿和交通费。

“向阳心智成长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省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余昭君向省里争取“6·30”捐款资金,在镇小学设置了助学金项目,用于资助奖励品学兼优的45名困境儿童。

一年多来,余昭君和队友们扩大宣传,联系到20多名爱心人士和2个爱心团队,为6名困难家庭儿童实现“一对一”长期捐资助学,资助慰问困境儿童家庭10余户,为村小学筹集课外书1500余册,为镇小学募捐全新钢琴一台。

此外,余昭君个人还每年资助了一名大学生学习生活费用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看到困难儿童家门口两米多高陡坡外凸起一片大石头,她又拿出1700元修建了栏杆。

同心勠力,众志成城,对接8个机构募捐超50万元

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需要社会各界同向发力,凝心聚力,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余昭君发现一些社会机构有意于教育帮扶,却对资助内容和实施方式效果有所疑虑。

遵循省局领导指示,在队友们的帮助下,余昭君和社会机构积极充分沟通,将帮扶资源和帮扶需求精准对接,分别为8个机构量身打造了5个项目,包括“广州‘爱儿乐’赴中塘小学爱心研学活动”“广州‘童心互助’助力良垌中心学校课桌椅‘退休’”“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教育分会电脑捐赠”“广东‘狮子会’助力良垌中心学校校园建设”等,募捐总额超50万元,向当地学校捐助了急需的课桌椅、电脑、教学物资,极大地改善了校园设施面貌,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机构的赞许和信任,一些机构承诺长期对口开展帮扶工作,为良垌镇教育帮扶工作蹚出了新路子。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开展心理课程覆盖两千师生

走访过程中,余昭君深切感到,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波及乡村,尤其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状况,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这给了她极大启发。

余昭君立刻联系到广州“心海榕”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队友们经过调研情况、课程设计、对接协调等大量准备工作后,在良垌中学和中心学校、第五小学持续开展了学生心理成长辅导、青春期性教育、教师心理调适和技能培训等活动15场,开展专业心理咨询12人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并对部分学生开展长期追踪辅导,填补了良垌镇教师心理辅导和学生专业心理咨询的空白。

目前,她正积极推动政府、学校与广州“心海榕”心理咨询机构实现长期合作,谋划定期在良垌镇开展教师心理培训、学生心理辅导、专业咨询事宜,推动构建学生早期评估与干预制度,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