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中山出资建加工厂解决陆河贫困村青梅集中销售难题

    本网讯  中山日报报道,连日来,东凤镇、市供销社、市文广新局联合工作组扶持建成的陆河县东坑镇共光村青梅腌制加工厂显得格外热闹。4月20日揭牌仪式后,加工厂在“五一”期间正式开秤收梅,解决青梅集中上市的销售难题,确保果农增产增收。

    5月5日上午9时,加工厂门口已经围满了前来销售青梅的农户,验梅、称重、选梅、付款,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位梅农一共卖了240公斤梅,很快就从工作人员手里领到912元青梅款。她高兴地对“双到”工作组的同志说:“你们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再也不用挑着梅子走很远的山路去卖梅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把梅卖掉,收购价格还比去年涨了不少,谢谢你们!”

    共光村青梅腌制加工厂由中山市供销社出资30万元建成。加工厂共建有5个腌梅池,通过对青梅鲜果进行腌制初加工,延长青梅鲜果的保存和销售期限,延伸产业链条,从而有效解决青梅集中上市的销售难题,提高青梅产品的价值,既能确保果农增产增收,又能进一步增加村集体收入。

    为确保收购正常进行,东凤镇联合工作组提前了做好选梅机的安装调试和腌制用盐的购买工作,并以无息借款的方式为共光村提供了30万元的青梅收购启动资金,工作组也提前来到村里,指导和协助村委会开展收购工作。

    截止到现在,青梅腌制加工厂共收购青梅60吨,实现农民销售收入25万元,解决了69户贫困户的青梅销售问题。预计今年可收购青梅100吨以上,腌制青梅销售后,可使全村每户贫困户种植青梅的收入增加1500多元,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东凤联合工作组认以落实市“一村一基地”的思路为抓手,迅速掀起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新局面。目前在陆河对口帮扶的两镇四村共建起了首期七个农业产业基地,包括上护镇护径村的农业产业园、“一二三”粮食种植基地,苏坑村的贡柑基地、粮食生产基地,东坑镇共光村的青梅基地、青梅加工厂,和福新村的油茶基地,总投入达300多万元,预计能增加各村集体收入不少于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