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黄圃镇帮扶,大力推进“一村一基地”产业扶贫战略
本网讯 据中山日报报道,自中山市委市政府召开扶贫“攻坚战”会议后,黄圃镇联合工作组高度重视,以时间倒逼机制加快扶贫工作进度。在帮扶措施上,黄圃镇联合工作组大力推进“一村一基地”产业扶贫战略,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
政府搭桥铺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加快当地土地流转步伐,打破村民传统农业耕种观念,黄圃镇联合工作组发动中山市新荣果仁食品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在对口帮扶的高塘、上葫两村建立220亩淮山薯基地。另外,镇财政投入45万元高标准建设80亩现代种植示范区,采取 “龙头企业+示范区+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免费发放种子、肥料、竹竿等生产物资,减低农户生产成本,并以每公斤3元保护价收购成品淮山薯,鼓励当地农民参与种植。通过统一栽培技术管理的淮山薯亩产可达到3500-4000公斤,每亩可产生10000-12000元的效益。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示范区已完成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培育传统主导产业,引领农民脱贫致富
高塘、上葫村一直都有种植茄瓜的传统。去年每亩纯收入达到8000-10000元。为做大做强这一传统特色产业,黄圃镇联合工作组决定将当地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改变过去分散经营的局面。同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安排45万元对贫困户农药、化肥按每亩1000元进行补贴,发动贫困户每户种植茄瓜不少于1亩。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工作组积极帮助贫困户联系大型流通公司和批发市场,落实产品销路,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目前两条贫困村已落实茄瓜种植面积450亩,其中高塘村300亩,上葫村150亩。
夯实扶贫基础,启动千腊养殖项目
黄圃镇联合工作组在淮山薯、茄瓜种植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养殖项目。黄圃镇辖内的中山市千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间拥有6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每天加工5000只鸡的腊制食品生产企业。工作组动员该企业投资10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30万元。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将资金不足、缺技术、分散经营的贫困户结成统一体,实行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30只鸡苗、免费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免费提供兽药疫苗、统一报价回收“三免费一统一”的管理方法,引导贫困户饲养“走地鸡”。按照平均每只“走地鸡”80元计算,每户农户可增收2000元。通过该公司的带动,有效增加贫困户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