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珠海揭阳隔山隔水不隔心 珠海市对口帮扶揭阳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东明 付洪军

  春天的揭阳市揭西县良田乡龙岭村满眼绿色,崭新的水泥路,已经建成的村文化活动中心,佛手果基地劳作的村民,嬉闹的孩童,无处不显露着春的喜悦,春的生机,春的希望。

  因扶贫开发“双到”,这个原本寂寂无名、揭西县第二大贫困的山村与珠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珠海市委办公室的对口扶贫点,龙岭村两年多来的变化可用“天翻地覆”来形容:落实帮扶资金835万元,已投入帮扶资金739万元,已脱贫92%,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09年的1400元增加到2011年的6300元,年底村集体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省委、省政府2009年作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帮扶单位扎实工作,对口帮扶揭阳“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贫困户脱贫成效明显,到去年底脱贫率达89.2%;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高,平均每村达12.96万元;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帮扶建硬底化道路248.21公里,标准化农田建设58473亩,改建危房2740户。在省2010年度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评中,我市处于全省前列,多次得到省领导的表扬。

  透过数字,我们看到了“双到”工作中充满着的浓浓深情,看到了一幅轮廓已现、正着墨添彩的幸福画卷……

  构建幸福农业
  产业“造血”扶贫亮点多

  常言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要让农民有事做,有钱赚,真正富裕起来,立足农村实际的产业支撑尤为重要。如何实现产业“造血”,一直是珠海对口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的重要着力点。

  在惠来县,“异地造血”模式备受关注。珠海高新区帮扶隆江镇赤二村和蛟边村、市人防办帮扶东港镇新寮村、市委党校帮扶东陇镇古巷村、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帮扶歧石镇林美村、市公交集团帮扶溪西镇山陇村等分别将帮扶资金入股珠海市优质企业,每年为帮扶村进行固定分红。

  珠海市对口帮扶普宁市40个行政村,几乎占了珠海帮扶揭阳任务量的一半。普宁市扶贫工作组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已经有较大成效。针对大部分贫困村地处客家山区、山地肥沃、雨水充沛,适合发展种植经济林的实际情况,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帮扶模式,扶持村集体种植经济林2000多亩,注册成立板材加工厂,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截至目前,已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236个。

  通过扶贫开发“双到”,揭西县已启动和实施“造血”型产业扶贫项目72个,投入帮扶资金1800万元,实现增加20个挂扶村经营性集体收入共231万元,并带动165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或脱贫。

  建设幸福农村
  贫困山村有了更多现代气息

  破旧的村小学、泥泞的小道、垃圾遍地……这是曾经贫困的农村景象。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居住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也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必然要求。

  两年来,珠海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组把普宁市云落镇中央寨村当作故乡,帮扶该村修建了饮水工程,铺设水管总长16公里,覆盖全村农户,为291户贫困户免费安装自来水,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排洪渠工程建成渠道总长度2.2公里,两旁机耕路近3公里,彻底根治该村水患并改善当地交通环境,使1000多亩农田、上百户农家不再受水害;建成2567平方米文化广场,是周边地区最大村级文化广场,还建设了7个垃圾池、小学电脑室、党员活动室,还协助当地政府开展雨污分流工程,全面改善村容环境。

  在惠来县,各帮扶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拥有率达到100%。在揭西县,帮扶单位重点实施了建设安全卫生饮用水工程、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工程、完善教育设施设备工程等七项“民心工程”。在普宁市,帮扶单位帮助完成硬底化道路89.372公里,帮助完成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受益面积达到17668亩,帮助贫困户解决饮水安全13254户。

  给力幸福农民
  分享发展成果共建幸福广东

  “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了社保,村集体收入两年实现了从3万到13万元的飞跃。”谈起驻村帮扶,珠海广播电视台派驻惠来县仙庵镇点埔村驻村干部潘华明无比自豪。
  “村里小学的孩子们也都认识我!”谈到驻村帮扶感受最深的事,高栏港区派驻惠来县东陇镇苗海村驻村干部陈进勇欣慰地说。

  扶贫开发“双到”成效如何,既要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评价,更要通过农民的幸福感指数来判断。

  “饮水不忘珠海人!以前我们只能饮用被污染的地下水,生病的村民很多,现在,只要打开水龙头就有干净的自来水用了……”一说到饮水工程,普宁市云落镇中央寨村村民黄有伶依然激动不已。

  如何让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这既是扶贫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路径。在扶贫工作组的组织协调下,珠海帮扶普宁市40个挂扶单位组织贫困户免费非农技能培训并外出务工人数13770人,组织免费农技培训8637人,珠海高级技工学校已吸纳100余名贫困生免费到珠海就读。珠海对口帮扶惠来县贫困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改建户573户,在扶贫工作组的努力下,2011年完成改建任务411户,2012年还将改建162户。揭西县扶贫工作组积极开展智力扶贫,贫困户适龄子女入学率达到100%,贫困户子女非义务教育辍学率为零。

  正如龙岭村支书刘佐明所说的那样:“现在老百姓对帮扶成效有四句话评价:有事做了,有钱赚了,有路走了,有地方玩了。”村民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幸福”的真意。

  “千年榕树共条根,揭阳珠海一家亲。扶贫双到来相会,隔山隔水不隔心!”4月21日至22日,市委书记李嘉与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宁卡利用周末时间率珠海市党政代表团到揭阳市检查“双到”和“双转移”工作时有感而发。

  今年是“双到”工作的收官之年,珠海揭阳正铆足干劲,扎实推进,全力以赴打好“双到”攻坚战,努力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