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顺德助英德启动全省重点帮扶村首个楼房式农民公寓建设

    本报讯 记者徐积明报道: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得到了顺德帮扶单位的全力支持。他们不仅给钱给物资,还带来了全新的思想观念!”近日,面对全市完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现场会的众多代表,英德市西牛镇副镇长杨凌凤如是说。

  居住有楼房、休闲有广场、娱乐有文化室、锻炼有篮球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当地农民盼望多时的“新农村梦”。但受贫困制约,当地的新农村建设进展并不顺利。今年六月,顺德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队驻进英德市西牛镇。扶贫工作队的进驻,似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拂着这片沉睡的山庄。几个月来,驻村帮扶的干部们头顶烈日,挨家逐户走访、交流,因地制宜规划,投入扶持资金建设新农村。仅西牛镇小湾村,顺德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潘东生就先后5次到现场指导工作。

  早在去年,小湾村街仔村小组就按规划建设好了连排楼房,因为没钱铺设自来水管,至今仍未通水,村民只能住在临建的简陋木板房,日日“望楼兴叹”。8月上旬,潘东生深入街仔村小组了解情况后当即拍板,由帮扶单位出资扶持配套设施。现在,村前的小广场、道路、文化室都建好了,1.7公里的引水管道正在紧张铺设中。再过几天,村民们就可搬入新居了。面对记者,村委主任曾思金说,过去,后生仔找了女朋友不敢带回家,现在,随时带回家都不怕!塘面村小组几十户农民长期挤住在低矮、狭小、光线阴暗的土坯房里。村民手中钱不多,建了新房没钱配套,搞了配套又没钱建房。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投入80余万元固塘基、修广场、建篮球场、硬底化村道,一切都如期推进。村民则自筹资金,按规划拆旧房建新楼。

  上新湖村小组走的是另一条路。该村48户农户,人均耕地少。一户一栋楼的模式既浪费土地又不好规划。今年八月潘东生来到该村小组,和村干部、村民反复座谈,听取建议,引导启发他们解放思想,建楼房式农民公寓。此后,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规划配套筹资150万元、乐从镇人民政府扶持50万元、顺德区国税局捐资30万元,建停车场、修环村路、建文化室、篮球场和每户一间的杂物间。新村包括64层楼房,每栋一梯两户,可住8户农户。户均面积136平米。住房单价每平方1000元以内,由农民自筹,开发商先行垫资,在农民入住后的3年内,分5次支付。农民楼房式公寓建设目前已经启动,预计明年6月底前建成,届时,上新湖新村48户农民将全部住进新房。

  上新湖新村是广东省新一轮重点帮扶村中首个配套完善的楼房式农民公寓。它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民上楼问题,更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