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深圳市福田区领导到和平扶贫村调研

     根据《福田公安分局、福田区社工委扶贫“规划到户 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为使扶贫工作措施更有针对性,推进更有时效性,成效更有目标性,16,福田区委常委苗宁礼常委,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谢卓浩一行到和平县林寨镇中前村实地调研指导扶贫“双到”工作。苗宁礼常委对做好扶贫工作提出思想要更加解放,项目要更加民生,成效要更加惠民。

  一、六项活动体现扶贫真心

  “一把手”每半年至少一次到驻村调研指导,是新一轮扶贫工作对各帮扶单位的考核要求。在实地调研工作中,六项活动体现了区领导扶贫的真心。一是慰问了中前村“两委”(村支委和村委会)干部和驻村干部。苗宁礼常委、谢卓浩副区长、邓向阳副主任(社工委)、朱卫东第一副局长分别向中前村苏志敏等3位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谭加伟(基础办四级警长)赠送了慰问品,并详细了解驻村干部工作和生活情况。二是向贫困户代表发放鸡苗。在中前村篮球场,参加调研指导活动的领导分别向10名贫困户代表发放鸡苗,目的是组织贫困户发展养鸡脱贫。三是到中前小学慰问。由政治处李远荣主任主持,向贫困户家庭在读学生赠送书包、书籍和学习用品,向中前小学校长赠送电脑和课桌,与老师、学生代表合影。苗宁礼常委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勉励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勉励学生要自信、勤奋。深入了解教学楼门窗更新、课室修建、课桌更换、球场改造等计划实施情况。四是考察扶贫项目。参加调研指导活动的全体人员集体考察了中前村山坑田机耕路,水渠修建等扶贫基础设施项目。五是慰问五保户和低保户。向5户五保户和7户低保户送上棉被等。六是召开工作座谈会。听取扶贫“双到”阶段性工作报告,林寨镇、中前村和区驻和平工作组分别汇报。

  二、五项举措推动扶贫工作实施

  座谈会上,政治处李远荣主任就扶贫“双到”整体工作的推进作了报告。分局今年75日正式派员驻村开展扶贫工作,通过实施一次全面核查,一次实地对接,一个工作方案,一项台帐规范,一次盘点梳理,五项工作举措助推扶贫“双到”的全面铺开。一是组织核实摸底。根据中前村提供的贫困户名册84328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名册134591人,逐一登门入户,调查走访,核实家庭人口、经济收入,贫困原因、住房状况等信息,最后核实确认贫困户84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134户,核查结果做到零投诉。二是实地调研对接。879日,分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李远荣,区社工委专职副主任邓向阳,率领政治处、行政科、保安公司等单位领导,前往中前村开展扶贫对接。走村串户,了解致贫原因。调研座谈,共商扶贫规划。三是制定扶贫工作方案。根据《福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对照考核验收指标体系,拟定了《福田公安分局、福田区社工委帮扶“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实施方案》。涵盖了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目标任务、帮扶措施、资金管理、进度安排、责任分工、具体要求等八个方面,具体、精细且具实操性。计划三年投入帮扶资金501万。四是规范完善台帐。如实填写“两本一表”。围绕核实的84户贫困户填写了《贫困户帮扶记录本》,134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填写了《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调查统计表》。围绕中前村目前经济状况填写了《贫困村帮扶记录本》。及时录入扶贫信息,建立电子动态档案。五是盘点梳理会商。召开会商联席会议。1118日下午,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联席会议,对扶贫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并协商解决了调整帮扶资金、确定主导产业、增加帮扶项目等三个具体问题。修改审定了三年帮扶实施方案。启动了中前小学校改造、建设十二个垃圾池和水渠工程项目等三个帮扶项目。

  三、五个更加引领扶贫工作方向

  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谢卓浩在工作座谈会上,对做好扶贫“双到”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思想要更加解放。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打破传统思维,在理念、定位、方法、成效上有新突破;第二、态度要更加真诚。扶贫“双到”是一项善举,是民心工程,是惠民政策,要与村民零距离,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做好扶贫工作;第三、项目要更加民生。要在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对贫困户、贫困村帮扶任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村民的集体民生需求为着眼,要有长远的眼光,在村道、路灯、医疗、燃气、文化广场、学校扩建等民生项目建设上加大投入,让村容村貌上档次;要有未来的战略,培育好、教育好下一代;第四、措施要更加得力。公安分局和社工委拟定的扶贫方案措施很具体、很精细,扶贫办和驻村干部要抓落实、要抓创新,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常的魄力按时完成扶贫任务。第五、成效要更加惠民。扶贫工作要以实现社会更大责任追求为目标,要让贫困户脱贫,中前村脱贫,更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培育好未来农村人,建设好村“两委”班子,加快致富奔小康步伐。

  苗宁礼常委对做好扶贫工作也提出了五点意见。一是要在保障村民基本生活上抓落实。要做好新农保、新农合等民生基础保障工作,大力改善五保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生活、居住条件;二是要在改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上抓落实。加大投入,搞好村道硬底化、农田水利、环境卫生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变村容村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要在产业扶贫上抓落实。要发展优势产业,开发本地优势资源,不断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确保村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四是要在提升教育设施和质量上抓落实。不断完善学校教育设施,改善教学环境,校长、教师要更新管理、教育理念,不断学习,提升教学质量;五是要在发挥村班子作用上抓落实。要求村“两委”班子要讲团结,谋发展,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制定发展思路,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带领村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