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帮扶

广州开发区帮扶兴宁市,构建“双到”长效机制帮贫困户脱贫

     广州开发区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兴宁市19个贫困村1440户贫困户工作,各挂村帮扶单位积极创新帮扶形式,实行资源配置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初步构建了“双到”工作长效机制,实现贫困户当年脱贫891户,脱贫率达61.9%。主要做法:
  
  一是大力打造“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指导各村完善党支部建设规划和村委会建章立制,分别多次组织各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和贫困户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并分别为各村新建1个“双到”宣传栏和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专栏,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二是大力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累计举办种养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班38期次,参训贫困户达1103人次;筹资设立助学基金,已惠及贫困户子女135人;转移安置贫困户劳动力171名;树立永久性扶贫励志宣传牌304块,拉挂宣传横额61条,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三是大力兴办稳健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发动驻区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多渠道引进扶贫项目、资金和技术,兴办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化扶贫项目。累计为各村兴办产业化扶贫项目26个,其中农业开发项目23个,工业开发项目1个,商贸旅游项目1个,招商引资项目1个,并推行“企业+基地+贫困村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可有力带动贫困村户稳定增收和“可持续、不返贫”。
  
  四是大力改善贫困村(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10年11月,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452万元,共已实施10项帮扶贫困户措施和8项帮扶贫困村措施,其中用于贫困户发展种养业、危房改造、60岁以上老人购买社保、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等820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538万元,用于慰问贫困户等94万元。
  
  五是大力构建促进稳定脱贫的长效工作机制。将“双到”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采取“杠杆式”补贴、“协议式”帮扶等办法,使“一分钱两分用”、实现有限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引导和调动广大村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稳定脱贫和致富奔康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