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丰饶的果园中,郁南无核黄皮以其珍稀无核特性与绝妙口感风味脱颖而出,成为郁南闪亮名片。郁南无核黄皮原产于郁南县建城镇,其历史可追溯到民国年间。当时,建城镇人曾乃桢卸任乐昌县县长后,在自家“干园”别墅种植了一批水果,其中两株黄皮经过自然突变,成为了无核黄皮,这便是郁南无核黄皮的原种母树。1964年,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水果专家在全省水果资源调查时,发现并确认了这两株无核黄皮的优稀特质,并在育苗、种植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从此开启了郁南无核黄皮发展的新篇章。
形美味绝天工巧,风土孕育岭南珍
郁南无核黄皮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外观上。它果型呈椭圆鸡心形,果皮在成熟时为黄褐色,果实饱满且大小均匀,果形较大,平均单果重12克以上,在黄皮家族中十分亮眼。剥开果皮,果肉黄白,嫩滑多汁,无渣的口感带来极致的享受。其无核率高达95%以上,让人们在品尝时无需频繁吐核,食用体验大大提升。在口味上,郁南无核黄皮甜酸适中,初尝时,那恰到好处的酸味瞬间刺激味蕾,紧接着浓郁的甘甜在口中散开,伴随着独特的果香,令人回味无穷。
郁南无核黄皮的生长离不开郁南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地处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地势以丘陵、山地为主,森林覆盖率高。土壤以中壤、轻壤为主,ph值在5.5 - 6.8之间,呈微酸性,富含多种矿物质和有机质,为黄皮树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适中,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造就了郁南无核黄皮独特的品质。
深加工点果成金,产业链惠农兴乡
除了鲜食,郁南无核黄皮还拥有更广的深加工价值。在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鲜采摘的郁南无核黄皮,它们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黄皮果脯香甜有嚼劲,保留了黄皮的部分果香;黄皮饼口感酥脆,内馅软糯,将黄皮的风味与面点完美融合;黄皮酱油则为菜肴增添了独特的风味,既有酱油的醇厚,又带着黄皮的清新;黄皮酱可涂抹面包,也能用于烹饪调味,用途广泛。这些深加工产品不仅提升了黄皮的附加值,还延长了其保存时间,让人们在不同季节都能品尝到郁南无核黄皮的独特风味。
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在郁南无核黄皮的加工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公司始创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和研制特色点心及农产品深加工的食品企业,厂区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公司以郁南县无核黄皮IP为切入口,采用“公司 + 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125户农户种植无核黄皮,并向70家农户收购无核黄皮鲜果,为当地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带动近400户农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其生产的无核黄皮饼采用郁南特色的无核黄皮蜜饯作为主要原料,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研制而成,年产量达15吨,年产值115万,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畅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荣誉满载枝头盛,香飘万里大未来
郁南无核黄皮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诸多荣誉。2002年,郁南县被授予“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称号;2004年,郁南无核黄皮获批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2020年,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这些荣誉不仅是对郁南无核黄皮品质的认可,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如今,郁南无核黄皮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郁南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7月中下旬,是郁南无核黄皮的成熟季,漫山遍野的黄皮树挂满金黄的果实,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郁南县也会举办盛大的黄皮节,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新鲜的黄皮,还能参与各种有趣的活动,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
从最初的两株母树,到如今遍布郁南县的近20多万亩种植面积,郁南无核黄皮承载着郁南人民的智慧与汗水,从枝头的鲜果到琳琅满目的加工产品,它以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价值,成为了岭南佳果中的佼佼者,未来,这颗西江畔的“郁南无核黄金果”,有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领略到这一岭南瑰宝的独特魅力。
来源:文稿/徐洪兴 图片/徐洪兴、农作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