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广东进一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思路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要求广东下功夫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将其作为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拿出头号势头、头号力度来抓,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和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广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进一步深化对百千万工程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县镇村三大层级、党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明确目标、调度资源、集中力量,再经过一年的争先奋进、冲刺奔跑,力争在县镇村各层级、各领域打造形成一批百千万工程标志性成果,全方位厚植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紧紧锚定重点任务集中攻坚,推动县镇村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把发展壮大强县富民兴村产业作为重中之重。突出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移主平台、县域省级产业园效能显著增长,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食品工业试点县(市、区)培育取得新进展。

二是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推进首批15个试点建设,谋划第二批试点县(市),形成示范引领、滚动推进局面。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新建一批高品质的综合商圈,建强县城高中和医院以及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动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持续提升。加快推动65个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重点推进粤西城镇化潜力较大地区中心镇试点建设,推进411个典型镇梯度培育成效初显。

三是坚决打好人居环境整治和镇村风貌提升攻坚战。基本完成广东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新建治理任务,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坚持管控增量和优化存量同向发力,抓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组织开展第二届粤美乡村规划设计大赛,打造一批典型镇村风貌提升示范试点。全面提升县镇村绿化美化品质,新增打造一批郊野公园、山地公园,提高全省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

四是加力提速推动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重点项目加快落地见效、重点片区加快成形成势,逐渐成为建筑师、设计师和工匠的天堂。加强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政策供给、工作指导,推动当地找准目标定位、完善发展规划、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打造一批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二、充分发挥集成式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激活县镇村发展动能、释放发展潜力

一是深化拓展农村三块地改革。推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盘活撂荒耕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产出率。盘活农村宅基地,推动农民集中居住,通过集体产权股份制改革等方式,让农民带着权利进城,实现富民安居、增收致富。

二是扎实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聚焦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典型镇村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工作进度,探索多元主体投入机制,拓展百千万工程发展空间。

三是加力推动县域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指导粤财、广发等单位主动作为,动员财政、金融等部门积极参与,在重点地区先干起来,做强县域投融资主体,为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四是争取中央支持百千万工程加大实践总结和政策研究力度,向中央争取出台百千万工程深化推进的一揽子政策。

三、持续做好社会动员和力量凝聚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合力更大、程度更深、范围更广

一是深化推动双百行动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机制,因地制宜谋划新一批共建项目,评选一批优秀案例和示范样板。

二是全面推进央企助力。健全央企带头、国企参与、民企跟进的工作机制,推动重点建筑业央企带头打造一批建造方式先进、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范例。

三是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构建完善专家智库沟通联络、成果报送、实践指导机制,充分发挥高校院所、院士联合会等作用,在建言献策、挖掘典型、宣传推广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四是进一步组织发动群众。用美好前景感召群众,用共同利益联结群众,用榜样力量激励群众,让群众更有盼头、得到实惠、激发干劲。

五是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统筹主流媒体宣传资源,建立省级媒体与地市的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介绍百千万工程重大政策及其进展成效。

四、持续完善指挥调度和统筹推进机制,推动全省上下统筹更有力、指导更科学、推进更精准

一是健全指挥体系。推动各级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认真研究制定2025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清单,统筹推进各地、各部门锚定节点目标落实落细。

二是完善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调度督办,推动各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各地市聚焦重点任务加力提速、提质增效。

三是完善典型培育体系。认真做好2025年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切实把示范作用、样板功能发挥出来。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做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

(摘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课题组《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执笔人:田璞玉。)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