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阳山县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 探索生态功能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径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也是最大潜力板。2022年底,广东省委以百千万工程破题开局,擘画全省县域发展新蓝图。站在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阳山县,坚决扛起使命担当,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产业振兴、城镇提质、乡村治理与改革攻坚,在绿美生态筑底、三产融合聚能、城乡面貌焕新、改革破冰激活力等方面展现新作为,探索出一条生态功能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数据是最有力的注脚:2024年,阳山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1.68:1,城乡差距持续收窄。今年一季度,阳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亿元,同比增长3.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

人居环境 

绿美生态筑就最美底色

初夏的贤令山森林公园焕发新颜。崭新登山步道蜿蜒林间,金丝楠、红豆杉等珍稀苗木迎风挺立。作为占地两万余亩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这里不仅是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更成为阳山生态价值转化的核心载体。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绿色名县和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阳山森林覆盖率达73.5%,生态公益林面积243.29万亩,居全省首位。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阳山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今年以来,全县乡村植绿24.9万株,提升4.8公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524公里公路沿线种植绿化苗木12.3万株,1.7万多处四小园点缀村落,绿意从山野延伸至街头巷尾。

绿意盎然的环境,不仅扮靓城乡面貌,更滋养文明土壤。今年5月,岭背镇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成为阳山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漫步岭背,美丽公园、整洁广场、硬底化道路、文明墙画……处处呈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

良好人居环境是城乡发展的底色,更是群众幸福感的直接体现。阳山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将其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举。全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三大革命,持续开展五级梯度创建美丽乡村工作,2077条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158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同时,一体化、系统性推进主干道及重要节点沿线六乱整治、三线治理、绿化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由远及近、连线成片,推动沿线风貌整体跃升。

此外,阳山着力构建一核四区新型城乡产业发展格局,将13个乡镇划分为1个城区镇、2个中心镇、10个特色镇。大力实施美丽圩镇七个一工程,推动各乡镇立足实际塑造特色风貌和发展路径。目前,全县13个乡镇圩镇均达到宜居圩镇标准,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色产业

 三产融合激活县域动能

去年3月,阳山产业园迎来重要升级,获批成为清远阳山产业园区,正式纳入省级产业园管理体系。这一跃升为阳山带来了丰厚政策红利和更高能级发展平台。

广东省斯利富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这家专注PVC色母及新材料研发的企业,从广州花都迁至阳山过程中,切实体会到当地营商环境的优化。相关部门提前介入,量身定制方案,大幅简化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快速落地。迁入仅一年,该公司便成功晋升规上企业。

产业始终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引擎。2024年,阳山55个总投资236亿元的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其中10个市级重点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达122.24%。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能建西南院计划投资20亿元的乡村振兴新能源项目已破土动工。2025年一季度,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07亿元,同比增长6.3%,展现强劲势头。

六月,大崀镇松林村的西洋菜田宛如绿毯铺展至山脚。每隔20分钟,自动喷灌系统便精准地将清澈的山泉水喷洒向这片生机勃勃的绿意。这正是阳山聚力打造的五大农业产业之一——阳山西洋菜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阳山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清远阳山鸡、清远丝苗米、阳山西洋菜、阳山淮山、阳山玉米等五大农业产业持续壮大。其中,阳山鸡产值约13.04亿元,阳山西洋菜产值约13.5亿元,并创新推出AI推广大使菜小西,阳山淮山、阳山鸡、阳山西洋菜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05万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增速居全市第三。

今年525日,连江河畔鼓点震天、浪花飞溅———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阳山站)暨第二届阳山县龙舟赛在县城江滨东路激情开赛。赛事不仅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及阳山各乡镇共18支劲旅同河竞渡,更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赛,品当地美食、购特色产品,沉浸式感受阳山独特的地域魅力与发展活力。

这是阳山深化农林文旅体商多业态融合的缩影。2024年,全县成功举办匹克球公开赛、桨板比赛等40余场大型文体赛事,吸引了全国目光。其中,华南区广东阳山县桨板活动登上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闭幕式,作为全民健身典型事迹展示,体育+”赋能百千万工程成效显著。今年五一假期延续热潮,全县接待游客14.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6%34.70%,生态颜值加速转化为经济价值。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织就幸福网络

小区环境大变样,住着心里很敞亮。阳城镇城北西社区司法局宿舍居民王大爷,对自家小区改造后的新貌赞不绝口。曾经的老旧小区,经过外墙粉刷、加装保温层、铺设沥青路面、增种绿植等一系列改造后,如今已是墙白、路净、灯亮,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越看越欢喜。

小区的蝶变,是阳山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缩影。全县纳入改造计划的53个老旧小区,不仅完成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修缮,还新增了多个停车位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极大便利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城镇建设关乎百姓安居乐业。老旧小区改造正是阳山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阳山聚焦县城高水平扩容提质,着力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完善市政交通网络、优化管网系统、健全配送投递设施,有序补齐城镇化短板,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环境基础设施同步提级扩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和污水集中处理体系不断完善。县城扩容提质工程与城东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城镇燃气设施建设累计铺设市政天然气管网约35公里。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有序铺开,中心区域基本实现分类设施全覆盖。

城市更新的红利,正转化为居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建的城北小学环境优美,孩子上学更近了;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宽敞明亮,就医方便多了……”家住盈丰小区的王先生细数着身边的变化,由衷感慨环境变美、生活更宜居。

这份宜居,源于公共服务水平的显著提升。教育方面,2022年以来,阳山新改扩建学校5所,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240个、义务教育学位3460个。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组建7个教育共同体,实现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初中学校标准化100%覆盖,4所乡镇学校成功创建为清远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

医疗健康服务持续优化。阳山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开展新一轮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总医院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成效显著,有效整合了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慢病院及所有乡镇卫生院资源,构建起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紧密联动、优势互补的协作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阳山深入推进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缝纫巧手工程,2024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51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3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716人,促进创业244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实现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00%全覆盖,建成运营长者饭堂”15家,让老有所养更有温度。

改革聚能

破冰攻坚激发内生动力

驱车从阳山县城沿连江北上约四五公里,抵达阳城镇雷公坑村蓬坑村小组。一座名为连乡别院的庭院餐厅映入眼帘。这里依山傍水,青砖黛瓦的房舍错落有致,犁耙、风柜等旧农具点缀其间,乡愁气息浓郁。

然而四年前,此地却是另一番景象。伴随城镇化进程,蓬坑村小组的旧宅和闲置宅基地长期荒废。在村党总支部的引领下,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并引入社会资本,成功将空心村旧屋改造为特色餐厅。如今,该餐厅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3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蓬坑村小组的蜕变,正是阳山深化农村三块地”(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的生动缩影。面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资源约束,阳山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大胆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三块地改革、政府效能提升等领域锐意进取,激活内生发展动能。

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后,阳山以四化四衔接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通过组建县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及镇级分中心,遴选8家优质服务组织入库,构建县托管运营中心+镇托管服务中心+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133名托管员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实现服务组织联盟化,链接4.6万农户,完成托管服务面积超27万亩。

在推动生产技术专业化方面,阳山整合农机400多台、机手536名,使水稻综合机械化率提升至75.06%。为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投入7500万元整合整治耕地24万余亩,建成9个托管示范基地。创新服务模式成效显著。七拱镇隔坑村水稻全托管示范基地探索村社共建+整村推进模式,有效降低物化成本,每亩节本约300元。年亩产量达800-900斤,较传统耕种增产约250斤,增幅超10%,带动540户农户每亩增收300元以上。岭背镇蔬菜全托管示范基地形成七个1责任定点模式,农药、化肥、用工等支出每亩减少15%-30%,产量提升20%-50%,实现每亩增收600元,切实将农业规模经营转化为富民成果。

同时,阳山县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置4一窗通办综合窗口,实现全县27个部门816个事项综合受理;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建成,293项高频事项全部实现受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设立开办企业专窗,深化企业投资之家功能,优化一窗受理”“只跑一次模式,为企业投资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保姆式跟踪服务。

从层峦叠翠的生态屏障到活力四射的产业园区,从焕然一新的城镇街巷到诗意栖居的美丽乡村,从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到融合创新的文体旅商,随着百千万工程进入攻坚突破期,阳山将继续以绿为底,以为擎,以为基,以为钥,全方位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在粤北大地上奋力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新清远